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50岁,因为一场官司,雷诺失去了毕生经营的农场,这是她的全部财产和收入来源。仅隔一天,她的丈夫确诊身患绝症,并被告知时日无多。没收财产的法警就在门外,勒令他们立即搬离,在2015年的夏天,他们被迫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同时,一场朝向西南沿海小径的徒步之旅也就此开启。正如所有美好的自然救赎故事里所写,本书的主人公就这样走进荒野,走向海天之间,在那里,她与曾经的自己重逢,她思索爱,思索生命,寻找答案,最终获得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
自古以来,人类就与自然进行着精神与技术的抗争,精神信仰上的达观是人类能激发自我潜能并发明各种技术的前提。随着ChatGPT等人工智能的发展,让人类理性不断膨胀的同时,带来更多的精神危机,人类愈来愈陷入技术会将人类带向何方的恐惧与困惑中,人类不可避免地面对无知的未来。人道与人道主义围绕人性、人学核心要旨不变的情形下,其存在方式却发生着革命性的改变,人如何从无家可归的人到人的复归都指向对人道、人道主义的重新反思与理解。作为有着能解决一切问题的人道主义的“力量假设”,现代人道传播在跨越时空中更加显现出其在面对现实挑战时的无能为力,这种迫不得已为人道传播中人道主义的沉思与觉醒提供了思想空间,真正尊重人性在人之本质中的特质,承认他者的存在,并有能力包容与尊重他者,在不断显现的人之本质中彰显出人道主义不可或缺的存在并在人之本质中反思、践行与成就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3.
车前草——清热解毒 相传尧舜禹时期,江西一带因山势崎岖,每年春夏两季大雨滂沱时,赣江因泥沙淤塞,河水猛涨,淹没庄稼,推倒房屋,百姓因此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此事被舜帝知道了,便要禹分一支治水队伍到江西治理赣江,于是禹派伯益带队来江西治水。  相似文献   
4.
《最后一名女知青》在阎连科的创作中属于由向往城市到拒斥城市的过渡性作品,其价值指向在于"家"意象所透现的乡村温情,正是这种温情完成了贫穷乡村面对优越的城市的对峙。但是阎连科笔下的城市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都市,当中体现着阎连科对城市的道德法庭的预设,这实际上是这一批作家的集体无意识。  相似文献   
5.
被称为“无家可归的异乡人”的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的一生是短暂而不幸的,疾病折磨着他,追寻与放弃的痛苦时时纠缠着他;但卡夫卡的一生又是深刻而遗彻的,他以他的小说创作向这个荒诞而不合理的现存世界提出了强烈的抗议,深刻地展现了现代人痛苦、困惑与无家可归的生存情状,给广大阅读接受者留下了深深的思索。  相似文献   
6.
乌云特娜 《中国德育》2007,2(9):43-46,71
解决无人照管和无家可归儿童问题是俄罗斯社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俄罗斯在对无人照管和无家可归儿童实施社会关怀时,坚持人道主义理念,力求解决平等问题。为此,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7.
《天使,望故乡》中无家可归的孤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艳兰 《文教资料》2008,(12):28-30
<天使,望故乡>是托马斯·沃尔夫的第一部作品,被视为美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小说中主要人物都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孤独.这种孤独除了有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原因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它是人类的普遍生存状态,反映了人类的生存困境,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人类存在的深度追问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无家可归儿童问题是美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呈现美国无家可归儿童的生存现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并从相关法案入手,简要评介美国联邦政府对无家可归儿童的救助政策,为我国流浪儿童问题的研究与应对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技术、贪欲毁灭了人类的家。因而",无家可归"已经成为了我们所处时代的人类的命运。真正的家是语言之道,有家可归只有从完成人自身思想的转变才能实现。这种思想的转变包括破除和否定技术的思想、破除和否定贪欲的思想与倾听、言说、听从语言之道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