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613篇
科学研究   244篇
各国文化   20篇
体育   77篇
综合类   24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12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雷石 《武当》2003,(8):21-24
鹰形概说 “鹰形”为心意六合拳十大真形之六。鹰是自然界中的猛禽,心意拳取其捉拿、扑食、钻天,居高临下,藏爪扑击之势,蹬枝展翅之劲,翻身之灵,以达到手心实的目的。心意门五指挓开,手伸有力。因为心意拳是短打,所以,捉拿实战价值极大。鹰之捉拿,抓敌打一合劲,双手一上一下,一前一后,如同扯物,有恨天无把之意。  相似文献   
2.
3.
华朝熙 《钓鱼》2004,(7):20-20
在忽有忽无的阳光里,飘着若有若无的雨丝。河岸上一簇簇野蔷薇花开了,河浜里布满了野菱角,鸡莲篷还有不出名的水草,这正是钓草洞的好时节。  相似文献   
4.
碑与碑文     
许慎《说文解字》:“碑,竖石也。”古时候,人们把立于宫庙门前的用于观测日影及拴马匹的石桩称为碑。《仪礼·聘礼》:“上当碑南陈。”郑玄注曰:“宫必有碑,所以识目影,引阴阳也。”《礼记·祭义》:“君牵牲……既入庙门,丽(即拴)于碑。”那时的石碑上并没有文字,不具有纪念意义。后来人死入葬时,人们在墓坑旁树立石碑,并凿上孔,用以系绳徐徐下棺。这时的碑只是行葬  相似文献   
5.
人际情报网络的结构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对“强关系-弱关系”模式、“结构洞”模式和“闭合-开放”模式等三种典型的人际情报网络的结构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三种模式的特点和使用范围,探讨了如何运用它们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相似文献   
6.
自洪武四年(1371)开科取士后,明太祖朱元璋认为“所取多后生少年”,于是便“令有司察举贤才,而罢科举不用。”一直到洪武十八年(1385)三月才举行了停罢后的首次会试,取中进士472名。但由于本科榜眼练子宁及进士黄子澄等在靖难之役中坚决站在建文帝一方,所以当明成祖朱棣从建文帝手中夺取帝位后,不但将练子宁、黄子澄等削籍置法,而且还下令毁坏了本科进士题名碑,从而造成《进士题名碑录》中许多进士缺名。朱保炯、谢沛霖先生在编纂《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时,  相似文献   
7.
隋代大臣苏孝慈墓志,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陕西蒲城出土。碑文内容多与《北史》、《隋书》的相关记载相契合,又可以补充文献史料记载的不足,并且可以校正《隋书》记载的错误之处,是十分珍贵的第一手史料。从书法及汉字的演变过程看,苏孝慈碑是隋代书法的代表作,与唐代的楷书十分接近,是唐代欧阳询一派楷法的先驱。研究该碑文,可以为汉字楷书的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范本。  相似文献   
8.
9.
《莆田学院学报》2019,(4):89-95
个案研究是社会科学界的重要研究方法,《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一文梳理了个案研究常面临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典型性与代表性等争议问题,对该文的观点进行回应,认为:个案研究的意义实则是"特殊性",外推的原因是空间性,外推的方法是寻求个案与社会结构的关系性。从社会网络理论的视角出发,将个案研究与社会网络的"结构洞"理论相联系,对"结构洞"中的个案进行研究正是个案具备特殊性的表征,同时体现了研究者研究个案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唐摭言》,《唐才子传》所载李洞事迹有所讹误,如李洞在昭宗时并无凡三上不第之事;裴贽也并非因科场上有意屈抑李洞而遭无子的无谴,李洞之不第,乃与其崇奉贾岛,考场上的唐突之举,及其诗风的奇峭苦涩为礼部所厌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