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各国文化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山西垣曲曲剧是地方戏剧,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分析了垣曲曲剧的历史、 演出和传承.通过搜集垣曲曲剧资料,对垣曲曲剧的演出剧目、 著名演员、 表演形式、 唱腔、 角色特点等进行分析,同时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对如何保护垣曲曲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李延军 《寻根》2015,(1):26-33
"刘二姐现象"的提出2013年11月,邯郸学院入藏了一批主要来源于晋冀豫交界地区太行山区的民间文献,时间上自明代起直到20世纪70年代,有12大箱10万件左右,是研究这一时期太行山地区社会历史的珍贵资料,这批文献被定名为"太行山文书"。笔者在太行山文书研究中,发现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戏曲种类繁多,艺术风格各异。据统计,中国共有335个戏曲剧种。其中,少数民族剧种有30多个,如藏剧、白剧、壮剧、傣剧、侗剧、彝剧、布依剧、苗剧、佤剧、仫佬剧、毛难剧、满剧、维吾尔剧、蒙古剧、瑶剧、南剧(土家族)、唱剧(朝鲜族)、花儿剧和夏剧(回族)等。他们除同汉族戏曲一样融歌、舞、白、身段于一体的共同特点外,大都是在本民族民歌、舞蹈、民间说唱艺术和器乐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都有自己的演出习俗、形式和独特的艺术风采。  相似文献   
4.
就像上海人喜欢越剧,苏州人喜欢评弹一样,凡是上了年纪的北京人,对曲剧都有一种特殊的爱好。 谈到北京曲剧,就不能不谈魏喜奎。魏喜奎,女,1926年8月19日生在天津市蓟县的一个穷苦艺人家庭,逝世于1996年3月23日,是我国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  相似文献   
5.
1926年四月初七被认为是河南曲剧的"诞生日",标志性事件是朱万明等人在表演过程中甩掉了高跷腿,登上了舞台进行曲剧表演。但是,根据中国戏曲的发展规律,戏曲的"发生"往往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判断一种戏曲或剧种成熟,主要依据不是"甩掉高跷腿"的表演形态的变化,而应是声腔的成熟。据此,在河南曲剧史上,应重视自王凤桐至朱万明的戏曲声腔改革。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把河南曲剧分为南阳、洛阳两大地域流派。随着曲剧流布地域的扩大,近年来,有关专家提出应有包括郑州流派在内的三大流派之说,相对科学地完善了曲剧艺术派系的划分。这三个地域派系,分别以南阳市曲剧团、洛阳市曲剧团和河南省曲剧团及郑州市曲剧团为代表,以三足鼎立之势,构筑起河南第二大剧种的艺术蓝天。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分析曲剧在电视媒体中的发展状况以及曲剧运用在电视媒介中所产生的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对《郑八怪联亲》等曲剧电视剧进行举例说明,从而分析曲剧在电视媒体中发展成为曲剧电视剧后,曲剧与电视媒体之间相互的影响,分析电视媒体中曲剧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曲剧行将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民国时期不仅铸就了曲剧的剧种形态,同时也奠定了曲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独特内涵。通过对这一时期曲剧形态的追溯考述,可为当下固本求新的曲剧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A Qu Opera season was recently launched in Beijiing Chang'an Theatre to celebrate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en QuOpera programs were staged within a 20-day season, presenting a grand arts gala to Beijing's opera lovers.  相似文献   
10.
王建国 《学子》2004,(10):57-57
亮相是京尉表演程式动作。指戏曲剧中人物在上、下场或戏曲舞蹈动作结束时的暂短停顿,形体造型,以充分突出表现戏曲人物的精神状态。亮相有双人,单人或多人等各种形式。亮相根据不同剧情或人物在剧甲所处的或主或从、胜与败、褒贬的地位等来决定。又有高与短、二三偏快和慢之分。亮相要求姿势稳健优美,表达出人物的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