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0篇
教育   91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青年报(以下简称"中青报")2008年4月2日的<冰点>周刊第664期刊发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部高级研究员吴稼祥的文章"民粹一咳嗽 大众就发烧".文章将"民粹主义"形容为"病毒性精神流感",对民粹主义进行批判,并就当前中国社会的民粹主义问题开出了"公平主导型改革"的药方.4月23日,中青报的<冰点>周刊第666期刊发一组文章,标题为"回应<民粹一咳嗽 大众就发烧>".  相似文献   
2.
中国知识分子对苏俄的好感和狂热,20世纪上半叶集中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十月革命以后,对苏俄革命民粹主义式的想往;第二次是30年代,对苏俄计划经济强烈的兴趣。在这之中,中国知识分子对苏俄模式的讨论时断时续。  相似文献   
3.
民粹主义是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极具复杂性与动态性的社会政治现象.民粹主义被解读为内核空洞的意识形态,话语层面具有缝合功能的政治逻辑,以及一种策略或者政治风格等三个理论视角.民粹主义从19到21世纪的跨民族的演进过程,在后真相时代呈现出左右翼极化、社交媒体失范等政治现象,为国际社会风险治理增加了不确定性因素.因此,立足于新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假设入手,将国家行为体与区域复合体作为分析工具,形成国家-民族类型进行供应侧改革、现代化转型国家经济与核心观念并行、区域复合体政策制衡三个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4.
民粹主义与巴金早期的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粹主义源于俄国 ,它与无政府主义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由于时代的误读 ,巴金在接受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同时 ,也深受民粹主义的感染。民粹主义在巴金早期的作品中留有鲜明的印记  相似文献   
5.
梳理美国自1890年代以来的民粹主义运动发展脉络及媒体相关报道情况,探讨民粹主义话语之下的新闻媒体在当代社会所面临的真正问题。美国早期的民粹主义行动和大众媒体介入均被认为有积极意义,冷战时期是重要转折点,意识形态重塑和媒体专业化发展使民粹主义运动负面化,新闻媒体不报道或以报道来消解运动。在199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时代里,媒体民粹主义作为重要议题被提出,但政治现实与文化表征背离。民粹主义运动支离破碎,分散的抗议始终未能建立广泛的政治联盟;而新闻媒体既不能形成强大的舆论以纠正公共政策的偏差,也没有真正反映工人阶级和中下阶层民众在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困境和情感意见,媒体民粹主义反映的恰恰是媒体对资源有限的社会多数人的代表性危机。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从欧洲之变出发来审视欧洲内部的民粹化现象,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欧洲出现了政治衰败、经济衰退与文化衰落等不太乐观的变动局势,这些变化给欧洲民众带来诸多不满、不公和不安,显著影响了欧洲民众的认知观念和生活体验.在此变局背景下,民粹主义顺势而起.这种民粹主义,在“民”的维度上捕获了深受变局影响的边缘之民和本土之民,...  相似文献   
7.
人民作为一种政治话语,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与民粹主义共同的关键词。但相似的话语背后却有着实质的差异。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坚持与应用,它不仅关注人民的政治规定性,更强调从物质生产实践和生产关系把握人民所具有的现实历史性,民粹主义者仅仅从政治主体来把握人民,撇开了人民现实的差异性和阶级属性,将人民先验地设定为美德与纯洁性的存在,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由此造成了两种人民观进一步的分歧:其一,民粹主义者通过断言、重复和传染,让人民直接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忽略了对人民的教化,造成了人民的反智识,而马克思主义强调通过物质实践与政党组织对人民进行组织与引导。其二,民粹主义的人民由于没有被有机组织起来,无法认识到自身的力量,只能寄希望通过政治解放实现救赎,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强调人民自身具有革命实践的能力,能够在政党的领导下实现自我解放。  相似文献   
8.
张承志注重以深入的自我体验来回应时代与生活,反思“知青运动”及“知青”价值.在反思“知青运动”时,张承志对于“红卫兵”有着自觉的身份认同,以经验性的审美表达来肯定“知青运动”,注重“民粹主义”实践的价值生成.在反思“知青”价值时,张承志既能直面知青的苦难遭遇,又能侧重于揭示知青的精神成长.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进程是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过程,但并非全民受益的过程,极易在社会上产生“弱势群体”或“底层民众”以及相适应的社会思潮,其中民粹主义就是典型代表。作为民粹主义与网络技术衍化的产物,网络民粹主义表现出的草根性、非理性和批判性等行为,破坏现有民主秩序、颠覆传统与法治权威等,进而给中国现代化带来了巨大纷扰。对此,我们需要通过标本兼治,在维护社会公正与加强法治建设的同时,消除网络民粹主义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唐慧案"中唐慧女性形象前后逆转的媒介镜像分析,发现民粹主义思潮已触及新闻媒体。媒体报道的民粹化倾向,离不开当今各阶层差距悬殊的大背景,以及强势群体的话语缺失、草根群体的舆论施压、传统新闻框架的影响。作为舆论引发和引导的主力,媒体民粹化的报道倾向助推了民粹主义思潮的勃兴,严重威胁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