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9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37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得前辈马凤图先生曾经说:“研究武术的人,不能把《水浒》一般小说看待,它里面有真实可的材料;《水浒》之于武术史,其功不亚于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就你是怎么个读法。”起初漫不经,可日子久了,越发觉得此语有些量。于是,便又打开《水浒》专心致地细读一过,果然与往昔之囫囵枣大异其趣。十八般兵器中的鞭、锏、锤、挝属于短式兵器,可作用过  相似文献   
2.
3.
李芝 《辅导员》2011,(22):77-77
大凡看过《水浒》的人们,无不知晓里面的高衙内是何许人也。随着"官二代"、"富二代"的鸠飞鹊起,带着深深历史烙印的新版"高衙内",较之宋版,有过之而无不及。"衙内"现象,再次为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摇篮——学校和"手托太阳升起的人们",该做些什么呢?答案是明确的,目标上,着眼于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行为上我想应变变方式,学一下"长征系列火箭",来一个"捆绑"式制置,  相似文献   
4.
晨夕 《同学少年》2011,(5):54+33
横向:一、陶渊明《杂诗十二首》中,"荡荡空中景"的上句。二、水浒一百单八将之一,绰号"混江龙"。三、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身登青云梯"的上句。  相似文献   
5.
作为权威话语的儒家思想,不仅在《水浒》中留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刻印记,并还以君臣、父子这一整套纲常秩序建构起小说的重要思想根基,具体表现为“事亲以孝”、“事君以忠”、“夫权至上”三方面。而在执着认同之余,小说对儒学也进行了大胆质疑及至无情颠覆。但这种反叛与颠覆,并不意味着政治意义上的权力更替与交接,而总是表现为理性与暧昧、庄重与谐谑、儒雅与痞俗——彼此之间的相互对话与抗衡。  相似文献   
6.
武松报恩悲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报恩思想表现武松的悲剧命运,是《水浒》人物描写的一大特色,武松的报恩思想是其悲剧的内在根源,支配了其一生命运失一过程,封建传统文化是产生报恩思想的基础,小生产意识和缺少人性呵护是报恩思想形成的原因,有恩于已的所有人都是报恩的对象,武松以结局表现了作者对报恩思想的否定。  相似文献   
7.
水浒》所表现的主旨一直被人们误读,其实,在“官逼民反”、“替天行道”、“忠义双全”等旗号下,是吏胥、军官和地主等统治阶级的中下层集团纠合流民和市民势力发动的一次争取权力的斗争,对封建政权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冲击,而“八方共域,异姓一家”也只是虚幻的表象。  相似文献   
8.
水浒武术文化的探析及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对水浒武术文化的历史渊源进行分析,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对水浒武术文化的形成、发展进行研究,论述水浒武术文化的创新传统和源远流长的民俗武风,梳理水浒武术文化“崇文尚武、义气豪爽”的侠义精神及其文化结晶——子午门功夫.客观地对水浒武术文化的发展状况、问题进行分析,加强“水浒武术”的研究、整合和推广,使其成为山东农民全民健身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9.
郭敏 《现代语文》2011,(4):94-95
教材分析 《鲁提辖拳打镇打关西》是人教实验版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水浒》中节选的一个精彩片断。《水浒传》是本学期学生的必读书目之一。许多学生通过影视、漫画、  相似文献   
10.
逼上梁山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4):F0002-F0002
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出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一回:“林冲雪夜上梁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