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158篇
科学研究   13篇
体育   45篇
综合类   17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房宫赋》(见粤教版《语文》必修2)中的"鼎铛玉石,金块珠砾"一句在教学中颇有争议。笔者也想谈谈自己的看法。《语文》必修2第97页对"鼎铛玉石,金块珠砾"一句的注释是"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当作石头,把金子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沙石";与之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基本上也是沿用了这种说法。按照这一说法,此句中的"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八个名词应该有四个活用了,至于哪四个活用,又是如何活用。  相似文献   
2.
评价在学生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应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从不同方面恰当评价,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一个老话题,这种语法现象的存在有其内在及外在的条件,这些条件使词类活用现象得以存在。本文认为,语义基础及汉语本身的特点是其内在条件,实际语言交际的需要是其外在条件。具备了这些方面的条件,词类活用才能得以生成。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的高考地理学科都有些难题困扰考生,如何在高考的有限时间内较快地判断出地理难题的正确答案,是众多考生所亟待解决的问题。灵活运用地球光照图来分析解决高考地理难题也许成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谚语是人类智慧和经验的产物,体现着鲜明的修辞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寓意深刻隽永。在英语学习中,恰当地运用英语谚语,对掌握英语的语言特点、准确表达思想情感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而语文课堂正是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让学生互动交往、沟通的最佳场所。下面就从"在拼音、识字教学中规范语言""在阅读教学中丰富语言"和在"口语交际课中活用语言"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蔡丰 《考试周刊》2014,(71):20-20
古汉语词类活用中因不明活用的性质存在大量误用现象。本文主要从误把词语活用义当做义项、把词语本义当做活用义及把词语引申义当做活用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分析词类活用的误用现象。  相似文献   
8.
“课标”的观念强调数学教师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在“课标”的观念下所编写的新教材将数学知识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贯串始终,使教师善于发掘新教材的优点,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周文芳 《考试周刊》2013,(71):18-18
文章以必修三《神权下的自我》一课中“文艺复兴”一目内容为例,论述如何从学情出发,活用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学本化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试论“移就”修辞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就”修辞手法是不少修辞书中没有谈到或没有详谈的 ,此文从定义、种类、特点、修辞效果以及此种辞格同易混辞格拟人、拈连的联系与区别等诸方面都作了较为完备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