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教育   44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年度声音     
正声音的高度与力度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新闻出版系统担负着双重责任使命,既要围绕中心加快改革发展,又要服务大局抓好宣传工作。——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蒋建国  相似文献   
2.
孟子讲心,都是以“本善之心”作为出发点的,不动心就是不动摇其“本善之心”。它以“知言”和“养浩然之气”来使其实现。“知言”在于排斥不正之言,“养浩然之气”靠着由义和道相配合。告子也在讲不动心,但他是强使其心不动,孟子则是通过修养的工夫。多年来由于对这一理论的记载理解不同,颇多歧义,现试就原文予以剖解。  相似文献   
3.
田薇薇 《文教资料》2011,(26):83-84
孟子以能言善辩著称,然而在孟子善辩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他强大的人格魅力,解读其精神内涵,孟子善辩源于他的浩然之气,源于他"民贵君轻"的平等观念,千百年来它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精神追求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与记叙文表现才情不同,议论文重在表现作者的才识,有才识方有深刻,有深刻才能成就议论文的浩然之气。如何积理炼识,打造议论文的浩然之气呢?首先,做一个思想者,努力攀登人生思想的高峰。其二,做一个阅读者。其三,展示厚重尖新的人文积累。  相似文献   
5.
孟子提出的养"浩然之气",尽管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但其深刻的时代精神底蕴,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进步,应赋予新的内涵,成为新的追求.  相似文献   
6.
范绍伟  李运娟 《科教文汇》2007,(12X):162-162
浩然之气”在美学意义上体现着人格的独立与自主,表现着人格的伟大与崇高,是自由伟岸人格美的经典体现。其原因是善与美是相统一的——善与美在本质要求方面相同;善与美在体悟方式和完满境界方面形同。追求道德“至善”的过程,也是个体自身的自我肯定、个体价值自我实现的过程,即人格美体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人道主义思想是贯注在雨果全部创作历程中的一股“浩然之气”。历史上很少有作家像他这样不停地出于明确的人道主义的正义感与精神去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又怀着这种关注的心得进入自己的文学创作,很少有作家像他这样满怀激情地宣扬人道主义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孟子“浩然之气”的本质是在追求“不动心”的“大丈夫”人格,修养“浩然之气”可以通过“以直养而无害”“集义”和“知言”三种方法达成。新时代重提“浩然之气”的“大丈夫”人格,可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公民理想人格的培育,提供有效的理论启发和行为借鉴。  相似文献   
9.
《孟子》心理和谐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一书包含的心理和谐思想丰富深刻。其对浩然之气的追求,对于今人培养和谐心理颇有借鉴价值。浩然之气是一种"心气",根基是义和道,养成要靠平时不断的日积月累和内心修养;浩然之气还表现为不怨天,不尤人,要有自信之豪气,做"志士"、"勇士"和"大丈夫",要对人生逆境想得开,并善于从平凡的事情中发掘快乐的资源。《孟子》内心和谐的思想具体表现为贤乐统一观、"志"、"气"统一观和仁、义、理、智的统一观;其人际心理和谐的思想表现在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民心者得天下",主张尊老爱幼、善于处理好上下级关系并揭示了实现人际和谐的途径等方面。《孟子》倡导的从实际出发,不唯书,执中而灵活以及处理好"为"与"不为"、"进"与"退"、"急"与"缓"之关系等,对于今人做到人事心理和谐颇有启迪。  相似文献   
10.
浩然之气是从义理出来的气,不同于一腔血气,正因为是由义理而来,才是没有丝毫人欲的大勇,也正因为是以义理为根据,才见出其刚毅.然而只是一事上的明理、行理而无愧怍,还远到不得“至大…至刚”之“极至”,也说不到一个“助”的意思,所以在说“知言”后还必然要说“养浩然之气”,一方面便是明理未必能无惧,另一方面是由此便必须说出一个“集义”的意思,即明理而积善的意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