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坠落的人生     
2004年3月29日深夜,位于湖南省东安县境内的高觉寺发生了一桩震惊全省的佛门命案:该庵德高望重、84岁高龄的女住持唐彩玉,被人活活掐死在床上!案情层层上报后,湖南省公安厅明令:限期侦破此案,告慰死者冤魂!  相似文献   
2.
证据按证明方法的的不同 ,区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在许多复杂的案件中 ,往往是从搜集间接证据着手 ,尔后才取得直接证据。本文概括了间接证据的优点及作用 ,并进一步研究运用间接证据这一规则 ,使其具有更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滴答,滴答……炸弹正一分一秒地接近爆炸时间……定时炸弹困境如果有人问你,警察为了破案,是否可以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用酷刑,你会怎么回答?搁在以前,你也许会认为只要能获得破案线索,无论怎么做都是对的。但现在随着法治思想的深入人心,你一定会觉得刑讯逼供是公然违反法律的行为,是毒树之果,因此无论怎样都不应该刑讯逼供。  相似文献   
4.
犯罪事实是刑罚裁量的最重要根据,直接决定犯罪人刑事责任的轻重,准确认定犯罪事实,是正确量刑的前提。文章就犯罪事实的理论含义、犯罪事实的性质及犯罪事实与刑罚裁量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新中国建国后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许多高级官员因为贪腐等问题受审,这些受审的高官在证据面前,大多数都主动承认了罪行。但也有少数高官,在法庭上拒绝指控,认为自己是无辜无罪的。他们有的通过辩驳否认自己的犯罪事实,有的则在法庭上选择沉默……这几个屈指可数的高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都曾是中央政治局委员。  相似文献   
6.
<正>前不久,我听说臭名昭著、罪大恶极的一氧化碳被公安机关抓获。法庭将于今天审理一氧化碳杀人一案,我作为记者,应邀旁听。"肃静!现本法官宣布开庭。"法官大声道,"带被告。"  相似文献   
7.
本案当事人小章在没有办理野生动物运输许可证的情况下,运输11条小鳄鱼,抵达上海时被警察查获,随后他被法院依法判处非法运输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其实,只要小章在当地办理好相关的运输许可证,这些被用于养殖用途的小鳄鱼,完全是可以合法运输的。小章为了省钱、省事,让一次原本合法的运输,变成了犯罪。  相似文献   
8.
追捕大纪实     
一个恶魔出没于深夜,将黑手伸向如花的幼女。其罪恶打破了全国7个省份数十个县往日的宁静,黑夜被笼罩在恐怖之中。今年2月25日夜,一个12岁的小女孩在湖南邵东两市镇金泉村被这双罪恶的黑手玷污杀害了。  相似文献   
9.
《新闻前哨》2005,(9):98-98
据《法制晚报》报道:因违反国家规定,假冒出版单位刊号出版近万册非法期刊,夏某近日被北京市一中院以非法经营罪终审判处有期徒刑3年半。夏某原是香港信誉中国国际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2004年5月,夏某在西城区其租借的一处办公地点非法编辑《信誉中国》期刊,并冒用其他出版单位的刊号,以信誉中国杂志社的名义委托一家印刷厂非法印制、出版该期刊近万册。  相似文献   
10.
吴畏 《传媒观察》2005,(5):53-54
对一个人罪与非罪的判定只有人民法院才有权力作出决定,但本文所讨论的不是罪与非罪的法律概念,而是面对某种特定人群进行采访时的技巧。为方便起见,本文一律使用罪犯或犯罪分子这一泛泛的称谓。为避免法律岐义,在讨论前,事先确定如下假设:被采访对象客观上存在犯罪行为,并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与司法机关讯问的目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