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81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2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刻的思想深度的高度统一,是卞之琳对中国现代诗歌的杰出贡献,也是他被称为中国现代杰出诗人的一个重要原因。纵观卞之琳30年代的诗歌创作,不难发现,对人生的沉思,是其诗歌持久的主题。这种沉思是以两种形式表现的:一是对自我以外的人生形式和生活态度的沉思,一是直接对自我人生的体验和沉思。就思想性而言,卞之琳30年代诗歌的重要特征就在于:它是诗人对人生的体验和沉思的结晶。  相似文献   
2.
当代青年诗人牛波的《眼含古老的液体》中有这样几句: 河流像一本书/鲇鱼沉在水底/草鱼游乐其中/而小白鲢总是浮在水面/像一本故事有头有尾/页数齐全诗中的河流是指“岁月的河流”。河流比喻岁月古已有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而把岁月、河流融为一体又比作像一本书却是新的。而且这本书又像一本有头有尾的故  相似文献   
3.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4,(7):68-68
《苇间风》作者:(爱尔兰)叶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2月定价:29元 叶芝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本书主要选译他的情诗。叶芝的诗歌在现代主义的外衣下具有传统的浪漫之美与形式之美,可以说是容易被读者接受的现代诗歌。叶芝的译本有许多种,但普遍译得美感不足,本书的译文追求易于被现代读者接受的美感。  相似文献   
4.
正诗歌是各种文学样式中最早出现的一种,它以丰富的情感和想象使人心潮起伏,以鲜明的节奏和美妙的韵律使人吟咏难忘,以高度凝练、含蓄的语言使人回味无穷。可是,由于初中生对诗歌本身表意的凝练含蓄难以把握,以及他们的文化积淀少等原因,诗歌鉴赏历来是难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呢?笔者试从以下四个方面着重谈谈中考诗歌赏析的方法和答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中,如何把关注学生学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一直是教师思考关注和实践探索的重要课题。我在选修课现代诗歌教学中尝试了自主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自主选题—自主备课—自主上课,体验阅读理解、教学设计以及课堂讲授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教学技巧能够将丰富的教学内容高效地传递给学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推进高中诗歌教学的整体水平。一、从学生自身寻找突破点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思想意识,他们的思想意识往往会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找到影子。因此,教师在进行现代诗歌教学时,要针对诗歌的内容及其所传达出的思想来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并在学生群...  相似文献   
7.
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除了知识的传授,更多的还承担着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尤其是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富含德育因素的人文学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克服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坚强意志,是尤为重要的。我校选用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先秦诸子选读》、《中外  相似文献   
8.
9.
10.
现代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变化,通过对这些具有时代气息的诗歌进行赏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在对现代诗歌进行鉴赏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认真投入,并具备活跃的情感,否则就只能对其进行理性的分析,而缺乏美感的体验。进行现代诗歌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提升审美情趣。在它的教学过程中,教材的文本作为它的重要载体,在实现教学目标上具有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