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9篇
教育   257篇
科学研究   5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关注。然而,对于传统村落中农户主观心理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研究较少。文章在可持续旅游生计视角下,引入旅游感知这个中介变量,探讨旅游生计策略对农户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魏影  王小红 《历史档案》2007,610(1):81-86
清乾隆朝为解决日益拮据的八旗生计问题,开始采取京旗回屯政策,即把居住于京畿一带的闲散满洲旗人,移往东北从事农业垦殖以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这是一条满汉权贵皆视为"绵固久远"的根本大计.对于这一问题,以往虽有学者论及,但因史料阙如,至今未见完整论述.本文拟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详述此次回屯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3.
深入研究农户生计与土地利用行为系统耦合协调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该研究以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为研究区域,以2011—2020年为研究时段,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农户生计与土地利用行为系统耦合协调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2011—2020年兴国县农户生计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土地利用行为呈现“V”型走势;(2)兴国县农户生计与土地利用行为系统间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关系,耦合度为0.837 6~1之间;(3)两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受到农户生计多样化与土地利用行为两方面因素的影响,耦合协调度差异较大,为0.562 1~0.811 5,但农户生计与土地利用行为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正在愈发加强,优化趋势明显。兴国县应重点关注农户生计多样化发展以及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为实现两者耦合协调发展创造条件,进一步促进两系统朝着优质协调发展类型演进。  相似文献   
4.
由于空间共域、景观共创、社会关系共情等特性,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给当地农户生产方式、收入来源、生活水平带来强烈干扰。为此,基于乡村振兴总要求构建旅游型传统村落农户生计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在剖析主要影响因素后探寻背后过程机理。结论如下:(1)各生计类型中务农主导型脆弱性最高,务工主导型脆弱性最低,可见旅游开发并非都能迅速改善农户生计;(2)样本村中老洞和高椅农户生计脆弱性高,惹巴拉和皇都侗农户生计脆弱性低,出现差异的原因在于是否深度挖掘、保护传统文化,能否有效调动农户参与旅游经营;(3)价值认知、故土情怀、市场环境、地域文化等不同生计环境催生出具有地域差异的旅游模式,导致各村生计脆弱性不一的同时又反作用于生计环境,表现出明显的弹性与互动。最后通过旅游型传统村落农户生计影响过程机理透视,以期为改善村落生产生活环境、加强传统文化资源挖掘、促进村民共享旅游成果、提升农户生计水平、助力村落旅游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郝静 《小学生》2011,(6):48-48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它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基础,所以计算教学又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国家政策等外部结构性因素的变动,乡村生计方式发生多次改变。本文所关注的X村先"非农化"发展再"回归"农业生产的改变,是近年来一类资源型村庄生计方式变迁的代表。研究表明,X村两次转型的过程都是"先行者"带领村民逐步转变生计方式的过程。"先行者"按照以己为中心,以血缘亲疏、地缘远近"差序化"代入的方式,带领其他村民进入到新的生计方式之中的"行动逻辑",在农村项目引进、工作引荐以及产品运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带领作用,促成了村庄生计方式的转变。本文认为,在解决转变生计方式的难题时,X村村民是基于村庄的自然资源和产业发展经验,将"差序化"的社会关系"代入"其中而成功的。"差序化代入"是资源型村庄的一种生计方式"变迁机制"。该案例说明,尽管外部结构性因素不断变动,村庄最基本的社会结构"差序格局"仍具有强大的惯性,乡土社会关系对维持乡村秩序仍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可为解决供给侧改革中的员工分流安置问题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7.
《海外寄霓君》是皖籍"新月派"诗人朱湘在留美时期写给妻子的书信集,集中展示了朱湘海外留学生活时特殊的生计和情欲苦闷。旅美期间的生存困扰让朱湘在《海外寄霓君》中暂时抛却了厌世心理,取而代之以一种虚妄的生活热情,然而后者却最终被现实击碎,并加速了诗人的死亡。  相似文献   
8.
企业管理者需要看到一个人的整体,他不仅仅看到挣钱和生计,他还看到生命方式的选择。这其中既透露着对生命的敬重,也显示出了不一样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张謇的大教育思想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謇教育思想的最大特色是以实业为依托,以国民教育为中心,通盘考虑,整体规划,不断创新,全面发展,他自始至终高举“教育救国”的大旗,大力创办近代教育,促使南通建成了以师范教育为本的普通教育体系,以生计教育为中心的职业教育体系,以大众教育为目的社会化教育和救助弱势群体为主的慈善教育,这种具有近代意义的大教育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推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探讨了新疆昌吉地区回族生计模式和民族教育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研究,我们深知回族生计模式的形成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特别是教育文化对他们的生计模式影响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