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宋—代疾疫爆发频繁,严峻的形势促使宋代统治者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应对,从京城到地方再到军队,处处都有与疾疫抗争的记载,其中不乏一些经验之谈值得我们注意。另外从具体措施上讲,宋廷采取了遣医、赐钱、给药、颁医书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成功抑制了疾疫的蔓延。  相似文献   
2.
疾疫史教学可分为日常历史教学、小专题等两种形式。在日常历史教学中,以三道原创选择题为案例,探究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康乾盛世、太平天国运动等历史事件与疾疫流行关系;在小专题中,以黑死病为主线,以开放性试题等4道原创试题为案例,剖析黑死病源头,蔓延路线,对欧洲教会、经济、文艺复兴的影响等。而无论是日常历史教学还是小专题,一以贯之的是培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历史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传染病在历史上被称为"疫""疠""疠疾",统称为"疾疫",是对各种流行性传染病的统称。清代北京城市规模较大,人口密度提高,且流动性加快,更容易暴发各种传染病,天花、霍乱、白喉、鼠疫等烈性传染病相继流行。清代抗击疫情经历了一个从仓促应对到科学防疫的历程。清前期基本以隔离、施药为主,至清末逐步确立起较为合理的医疗、卫生防疫体系。  相似文献   
4.
"疾疫作为一种传染疾病,具有流行性和群发性、连发性的特点.疾疫成为灾民继粮食短缺之后,面对的又一灾难.据不完全统计,秦汉至清,疫灾发生255次,其中,秦汉至南北朝47次,隋唐五代17次,宋元明清190次."[1]"从疫疾流行规律分析,东汉末年至南北朝前期,呈现出第一个高潮,元明清时期,疫病流行达到中国历史上的顶峰,疫病的爆发达到令人瞠目的地步."[2]近代以来,我国各地仍然疫情不断,北到内蒙、东北,南到福建、云南、广西等地均有覆盖.[3]  相似文献   
5.
宋代的医事组织与疾疫防治的法律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以防治疾疫为核心的医事体制独树一帜,其所采取的法律措施影响广泛而深远。跨越历史时空,探析宋代的医事组织与疾疫防治的法律措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当时的社会反应机制和医事制度的社会功能,并为我们提供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6.
袁冬梅 《华章》2007,(4):73-73
宋代江南地区频繁发生的流行病,不仅造成了大量人口的死亡,并对当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均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宋代社会上至政府,下至官宦大族、仕绅、医家,百姓均深受疾疫困扰之苦.不过,由于所处社会阶层不同,他们面对疾疫的心态和所采取的措施也不完全一样,但都对抑制疾疫起到过一定的作用.社会各阶层的努力对宋代医学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对后世防疫、治疫等也有警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胪列出西汉时期的疾疫之灾,认为其特点为:在数量和频率上都不算太大,其危害程度也不为剧烈,常作为其他灾种的伴随物而出现,西汉政府对疾疫的救治并没有采取积极的治本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胡玉 《兰台世界》2021,(3):139-143
宋代疾疫暴发的基本情况,显示出其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和继发性的特点。为应对疾疫,宋代开展了积极的疾疫救治工作,包括采取了遣医施药、隔离治疗、集中埋瘗等医疗救治措施,并设置了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等救治机构,上下联动,对疫情防治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公元208年秋冬时节,曹操率大军南下荆州,在赤壁被孙刘联军打个大败,又加上疾疫流行,伤亡惨重。当时四面吃紧,在东线战场,孙权率数万大军,围攻合肥。  相似文献   
10.
两汉时期疫情较为严重,从地域分布来看,北至草原地带,南至岭南,均有疾疫。从发病时间来看,以春、夏两季居多。分析正史中关于两汉疾疫的记载,复原两汉疾疫概况,揭示两汉时人对疾疫产生的制约因素的认识,主要包括月令气候制约、环境灾害制约、天人感应鬼神怪物的制约等三个因素。同时,两汉时期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疾疫应对机制,包括医药治疗和禳疫两种形式。研究两汉时期的疾疫应对机制对我们现在应对流行性传染病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