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教育   66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别鸣  费力 《新闻前哨》2015,(3):48-49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文艺是风,观风知世。作为省级党报,湖北日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在"第二届中国歌剧节"系列报道中,创新策划组合、整合报道资源,令高雅艺术新闻报道更接地气。  相似文献   
2.
日记点睛     
《家教世界》2011,(5):1
  相似文献   
3.
开篇笑话     
二斤初中时分角色朗读《白毛女》。一男生(杨白劳):扯了二斤红头绳,给我喜儿扎起来……老师:又不是包木乃伊。某天晚餐时,小宝的爸爸说他升职当副总了,大家都在谈论着。小宝东看看西看看,若有所思,终于忍不住了问大家:爸爸是父(副)总,那谁是母总呢?谁是母总  相似文献   
4.
5.
孟悦的《〈白毛女〉演变的启示——兼论延安文艺的历史多质性》一文从大众文化研究的角度,重新审视革命文学经典的局限性,寻找文本在新文化、通俗文化、政治文化等不同文化之间经历的话语摩擦、对峙、冲突与碰撞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研究方法对于研读十七年文学以及文学史中关于"经典"文本书写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正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音乐活动中,欣赏者是通过听觉去获得体验的。音乐家科普兰说过,"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音乐只为听觉存在,人们只有通过倾听音乐才能品赏音乐、理解音乐。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一、创设愉快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的面部表情比教师的服饰更要。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11月27日至12月12日,"歌剧讲堂满庭芳——2013年闵行区中学生歌剧艺术欣赏会"在上海城市剧院展开。来自全区50所学校的近2万名中学生,再度开启一年一度的高雅艺术之旅。本次活动共安排了18场演出,由上海歌舞团演员领衔主演,中学音乐教材中的中外经典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卡门》《猫》《剧院魅影》《白毛女》《江姐》等一一呈现。演出现场,艺术家们讲演结合,让中学生认识和了解歌剧,学会欣赏并喜爱歌剧艺术。  相似文献   
8.
罗静 《神州学人》2008,(11):25-27
当16岁的梁琦在家乡那片简易的舞台上以优美的跳、旋、展、转、绷的形体动作演绎着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悲欢离合时,她没有想到自己目后会在经济学这个广阔的舞台上翩翩起舞.并在这个世界里舞出了炫目的别样风景。  相似文献   
9.
谢则林 《家庭教育》2008,(12):12-13
施鸿鄂,我国著名的抒情男高音歌唱家,原上海歌剧院院长。他音色明亮,音域宽广,演唱时热情奔放,光彩耀人。朱逢博,国家一级演员,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她甜美、圆润、亮丽的音色,深厚的唱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热爱艺术的人折服。她演唱的舞剧《白毛女》中的精彩唱段,已成为海内外家喻户晓的歌曲。而他们夫妇俩的二重唱,诸如《巴比伦河》、《故乡之路》、《绿袖子》等,更是珠联璧合。那么。作为孩子的父母,这对歌坛伉俪又是如何“二重唱”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听听他们的教子“二重唱”吧。  相似文献   
10.
在电影、电视剧等荧屏艺术占主导的大众文化语境中,传统戏剧等小众化艺术逐渐被边缘化。作为中国经典的红色戏剧在新媒体时代的生存与发展更是举步维艰。本文将透过经典红色戏剧《白毛女》的历史发展流变,探析中国20世纪风靡一时的红色戏剧在新媒体时代的生存与发展路径。从产业化的视角为中国戏剧提出生产前的解构与重新建构、制作过程的受众互动到发行上的宣传推广等具体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