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4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珍 《文化交流》2015,(3):21-24,2
杭州姑娘、舞台名角史兰芽在家乡主演话剧《枪声》。作者在杭州剧院与史兰芽面对面的一场专访,婉约细腻地写出史兰芽在《枪声》中饰演母亲这一主角的心得,以及近20年演影视、话剧的演艺感悟。史兰芽出身于杭州的一个艺术世家,文章的字里行间流淌着她对家乡、亲人、友人绵绵不绝的眷恋之情,让人欣喜、感动。  相似文献   
2.
变"职业倦怠"为"职业眷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在曰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机械重复的作业中,渐渐会产生一种疲惫困乏乃至厌倦的心理,这种不健康的心理人们称之为“职业倦怠症”或“职业高原期”。实际上,在我们教师队伍中,此种现象也并不鲜见:工作了几年的老师走进校园,孩子们一声清脆的“老师好”恐怕再也无法让你有丝毫的心动;当老师走进教室,学生那感情纯真的诵读有时也难以激起你心灵的共鸣;  相似文献   
3.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动乱使得对生命意识的关注成为这一时期文学的典型音调。其中这一时期的志怪小说中的鬼故事就有很多讨论生命意识的内容,主要包括对个体生存环境的展现、对可贵生命的眷恋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何亚涛 《阅读》2014,(19):18-20
<正>阅读导引对毕业班的同学来说,夏天,是个分别的季节。校园门口的草坪上依旧绿草茵茵,通往教室的道路上依旧笑脸盈盈,可是在即将分别的同学们眼里,这些平常的景象却是多么珍贵,因为它们染上了"别离"的伤感之情,因为"明日又隔天涯"。此时诵读台湾著名诗人席慕蓉的《渡口》,总能让我们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5.
曹禺的剧作中有关死亡的描写颇多,其间既有曹禺对通过自由生命的追求而最终走向死亡的赞美,也有对结束痛苦生活而获得解脱的死亡的清醒认识,还有对以死亡来完成生命升华的叹息。仔细分析与体味,可以看出曹禺对死亡所赋予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6.
保罗·斯各特(Paul Scott,1920-1978)是20世纪英国文坛非常重要的涉印题材作家,其反映后殖民时期英印复杂关系的小说《眷恋》(Staying On)于1977年获得布克奖。保罗·斯各特一生致力于殖民关系的书写,塑造了大量印度独立前后的人物以及作为殖民者的英国人和作为被殖民者的印度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论文运用后殖民视角,从《眷恋》中滞留在印度的英国人与印度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塔斯克上校之死入手,剖析获得独立之后的印度人,作为曾经的被殖民者,自我意识的觉醒状况和对于殖民者的反抗与报复心理。  相似文献   
7.
海子的诗歌就如同孩子的天真的微笑。 海子的诗我读得不多,可是在他为数很少的诗歌中也可以看到他独特率真的抒情风格,对美的眷恋,对生活激情的热爱,所有的一切都构成了他童真的梦幻。  相似文献   
8.
《想北平》是作家老舍在青岛时写的一篇文章,他当时虽然身在异乡,但情系北平。本文题目为“想”,但不是平平常常的回想、追忆,而是动情带泪的思念、眷恋。他描绘的是一幅故都风俗画,抒发的是一个平民知识分子的闲雅而热烈的情怀。本文最值得借鉴的是作者巧妙的写作手法——以小见大。文章处处不说爱,不说想念,但处处都在说北平的好和北平的美,处处都在表达对北平的喜爱和眷恋之情。  相似文献   
9.
董花莲 《广西教育》2008,(13):39-39
《梅花魂》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十一册第7课,是新增的阅读课文。课文叙述围绕梅花发生的一些事,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对祖国眷恋之情,体现了作者热爱祖国,立志做一个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中国人的情怀。教学时,我主要通过分层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条理,弄懂课文内容,感悟梅花之“魂”。  相似文献   
10.
《故乡的蛙鸣》是一篇情文并茂的散文。作者用蘸满感情的笔墨,借助纷呈的意象,以蛙鸣为线索,表达了在外漂泊的游子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