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00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4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复观以"心的文化"立论来疏解中国文化,彰显出中国文化的生命意旨,因而,他消解"心"的形而上倾向,进行"形而中学"的意蕴阐释.  相似文献   
2.
3.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电视媒体的骨干节目,在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舆论效果的因素,包括节目的选题、节目的立论、节目的论述、节目的追踪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4.
《我的失恋》并非主要传达鲁迅对部分青年的失望,对一种消极现象的不满;也非讽刺"诗哲"徐志摩。鲁迅在该诗中运用的"猫头鹰"等"不常见的名词",在语义指趋上与"百蝶巾"等造成奇特的对比和强烈的反差;而且这些"不常见的名词"有冷然、怪异、鬼灵、荒诞甚至于为世俗所讨厌憎恶这一共同特点。在四节诗中的每一节都反复出现的"从此翻脸不理我"等句式,在俏皮新异之下也具有一种"反讽式"的意趣。这都表明:鲁迅的审美理想发生了迁移和变化,一种与典雅、对称、和谐、中庸和崇高的古典审美理想迥异且具有现代特性的新的审美理想出现,昭示着在美学观念上从古典向现代的某种转换。这种新的审美原则在《野草》中已经作为一种主导倾向而存在着。《野草》的写作,起因于鲁迅对自我的重新审视和全面认识,是其思想处在大搏斗大分裂的冲突状态下,寻求一种新的大调整的过程。在这一艰难痛苦的关于自我的审视和寻找过程中,由历史传统和文化观念所构成的现实关系始终是鲁迅关注的前提和基础,这一现实关系在鲁迅此时的意识观念中又具有了一种崭新的形态,它与自我始终处在一个互为制约、互相冲突的关系中。《立论》并非对某些思想意识的批判,而是鲁迅对这一现实关系重新观察的产物,是鲁迅再次观照自我的不可缺少的一个试验和探索,在其中深蕴鲁迅悲苦沉厚的人生体味和感受  相似文献   
5.
写作是一种表情达意的活动,任何文章都不能没有"意"。文以意为主,我国著名思想家王夫之说过:"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十分清楚地强调了立意的重要性。文章的立意就是我们常说的立论,即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表明自己的态度。苏轼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一个话题、一则材料而言,角度不同,着眼点不同,便可提炼出不同的立意。那么,针对所获取的多个立论角度,我们怎样进行比较筛选,找到最佳角度呢?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相似文献   
6.
陈新 《新闻前哨》2005,(8):50-50
新闻类短评,以其很强的针对性受到读者的青睐,在当前纸质媒体中被普遍运用。由于受篇幅限制,短评的立论显得尤为重要。鲜明的论点辅之以精当的论据和论证,文章才能凸现出较强的思想性。  相似文献   
7.
马希顺 《新闻窗》2007,(5):54-55
我们说,写文章,一是要符合语法,解决通不通的问题,二是要符合逻辑,解决对不对的问题。然而,在新闻写作实践中,或立论缺乏必然的因果关系,以至于所表述的事实或推理不成立,产生错误的结论;或思维缺乏条理,致使所表述的事实交待不清、前言不搭后语,自相矛盾的现象比较普遍。[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新闻评论写作的立论方法指作者在新闻评论写作中分析、评价对象,进行思考、判断,提出见解与意见,形成立论思想的原则和方法。它最终实现在作品上,体现为作品立论思想的特征。所以,通过对一定数量作品之立论思想的特征的分析,可以透视其写作的立论方法。本文选取获第16届中国新闻奖和获第90届普利策新闻奖的报纸评论作品为分析、比较的基本资料。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分别是中美两国最高新闻奖,其获奖的报纸评论作品能反映出两国新闻评论的主流面貌,表现出其各自基本的写作方法。本次所选取的均为2005年的作品。该年中美两国没有大的突变事件,两国的新闻评论写作都在常态下进行,能表现出它们一贯的特点。获中国新闻奖的报纸评论作品有社论、评论员文章、专栏言论、副刊言论,共21篇;获普利策新闻奖的评论作品为社论写作、评论、文艺批评,凡30篇。两国作品的体裁样式接近,可比性较大。就实际而言,新闻评论作品立论思想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表达立论思想的核心范畴的特征、评价对象的尺度、立论的态度取向几个方面,它们分别标示思考的张力地带、先在的主观操持和写作旨趣及风格。这几个方面,是本文分析、比较的基本项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史学研究成绩的背后潜存着的令人担忧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而这一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从提出到形成理论,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客观依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全部内容都是在这一基础上构筑起来的。我们深入领会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精神实质,对于学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特别是在实际工作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用正确的,思想方法指导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