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客观地评价了波伏娃的《第二性》作品,提出了个人奋斗不能解决妇女问题,妇女解放不应排斥自然属性的两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斯波克育几经》被公认为20世纪最可信赖的育儿手册,凝结了斯波克医生经60年考验行之有效的育儿经验。本书曾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波伏娃《第二性》等,被《时代》周刊评为影响20世纪人类思想进程的10本书,可见其重要意义。本书自1946年问世以来,被译为59种文字,在全球发行高达5500万册。作者本杰明·斯波克在担任儿科医生的同时,长期研究心理分析学,被誉为20世纪最可信和最受爱戴的“育儿之父”。  相似文献   
3.
从《伤逝》的传统理解、鲁迅的失败和绝望等方面对作品进行新的解读。鲁迅的深刻和鲁迅最吸引入的地方,在于他对失败和失败者身份深入骨髓的体验。  相似文献   
4.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形成的”.女权主义运动的先驱西蒙德.波伏娃透过人类文明的表象发现文明的男权性质。认为女性缺失、男性书写的文明从道德、伦理、文化、心理、宗教等各个方面对女性进行强塑.使女性在生理、心理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失落了主体的地位。同时.由于被拘囿于家庭.她们失去了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的机会.失去了把握世界和创造自我的实践能力.至此.女人成了次于男人的人.成了第二性。  相似文献   
5.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在后。也就是说,新闻报道的基本任务,是如实地反映客观世界。[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法律责任是由于违反第一性义务而引起的第二性义务。考察某一具体的法律责任的性质必须从其违反的第一性义务规范着手。经济法律责任不同于经济法上的责任,它是一种独立的法律责任,不包括规定在经济法中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而仅指受控主体因违反经济法义务而被国家经济管理主体课以的第二性义务。认清经济法律责任的独立性有利于更好的发挥经济法律责任的功能,确保经济法规范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波伏娃的《第二性》(The Second Sex)是20世纪有重大意义的女性主义理论文本。在两卷本的《第二性》中,受马克思早期以及恩格斯著作的影响,波伏娃探讨了历史上女人的处境,揭示了女人受压迫的根源及其改变的可能性。波伏娃指出,女人受压迫源于她的他者性质。女人被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男性意识形态所塑造,成为相对于男人的他者,成为"第二性"。波伏娃向女人受压迫的传统意识发起了挑战,为女性解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笔者结合美国社会思想家弗里丹的著作《女性的奥秘》一书,分析了电影《克莱默夫妇》中表现的女性主义,认为该片完美地呈现了书中的观点。即女性完整的自我除家庭角色之外,还应包括独立自由的人格,教育和工作有助于女性实现完整的自我;此外,外部力量如社会结构变动和男性也应在女性解放中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一直是文学评论家们分析的热点。不同的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有不同的形象,但是大部分文学作品中的女性都处在男权社会的控制下。通过对《伊芙琳》和《痛苦的事件》中的两位女性形象的分析,结合菲勒斯中心主义和女权主义作家波伏娃的“第二性”观点,揭示女主人公伊芙琳和爱米丽·西尼考在男权社会中的生存困境及附属地位,并探讨其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关于对女性气质的阐释和定义上,迄今为止,很多权威学者或研究人员作出过不同的表述,但总的看来,都是殊途同归。唯独著名的女权主义文学家波伏娃从哲学、文学、历史、生物学、心理学、古代神话和风俗文化内容等方面,真正系统阐释了女性气质形成的真正缘由。文章以波伏娃的《第二性》的理论为基础,以期探析女性气质在现实生活中的内涵及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