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0篇
科学研究   28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练员的教学水平不高就不能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这是许多运动队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提高教练员的教学能力的办法很多,从其所处的地位和工作性质看,结合教学实际,开展教学研究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经验主义与要素主义课程主体观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主义和以巴格莱为代表的要素主义是世界上主要的两大课程流派。他们的课程主体观的不同表现在课程的各个方面。通过比较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3.
梅琼林 《青年记者》2004,(11):63-65
传播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渗透的边缘学科,传播学科本身就是一个学术圈地运动,由于传播领域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从上个世纪传播学作为独立的学科诞生以来,它就涉及到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语言学、新闻学以及数学等各种不同的学科,学们从各自的学科出发来研究信息传播的过程、规律和效果,学科本身构成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使得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被同时引入到传播学的研究中,并在后来的学科发展中演变成两种不同的研究学派,即以欧陆学为主的批判学派的研究和以美国学为主的经验主义研究。  相似文献   
4.
逻辑经验主义视可证实原则为判断任何命题(或陈述)是否具有意义的根本方法和重要标准。可证实原则包含经验证实和逻辑证实两方面内容。本文通过阐明可证实原则的合理性及其难以克服的缺陷,从而说明逻辑经验主义在寻求意义判定标准上的失败。  相似文献   
5.
"重写文学史"是在陈思和、王晓明等人推动下产生,他们对以往的文学史著作提出了个种不同问题。"重写文学史"主要针对以往重要作家作品定论分析质疑与重评。尤其是针对从解放区文学到"十七年文学"重要作家作品的既定结论的重评。从开设的专栏对赵树理、柳青、茅盾等作家作品的重评就能体会到重评"十七年文学"的"拨乱反正"意味,对我们当下的文学史认识以及新的文学史书写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以经验主义为聚焦点,透视了猪作戒形象的社会心理构成,分析了经验主义的得失与猪八戒的荣辱。猪八戒虽然曾为神、妖,但“平常人”是他形象的本质,农村形成的经验主义是猪八戒经验主义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论教学经验的困境及其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经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它不仅影响着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而且在教师接受外界信息时起着过滤的作用。但是,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并非所有的教学经验都有其合理性和价值。因此,我们在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或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时,都必须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这些经验,防止陷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马克思“纯粹经验的方法”,是通过对抽象的经验方法和思辩方法的批判提出的,是直接性与反身性的同一,是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同一,是对独断论的根本变革。通过“纯粹经验的方法”获得经验的原始事态,即人与自然原初统一的感性活动,是马克思本体实践的真正内涵,另外,本文还对“纯粹经验的方法”与辩证法,现象学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宣武教育》2007,(1):45-45
宋寒在《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19期上撰文说,课改在理论上赋予了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权利.教师理应在课改和校本课程的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而现实中教师却逐渐放弃了享有的课程开发权力。这种主动弃权乃是出于本校开发中“制度规训”、“技术制约”及“文化羁绊”等多种潜在因素控制的结果。教师应转变校本课程开发的观念,从“技术兴趣”转变为“实践兴趣”,通过对学校平行性组织及文化的重构,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主动“执权”。  相似文献   
10.
学校课程制度合理有序的变革是促进学校课程不断发展与持续进步的重要保障与支撑。学校课程制度是学校各种课程关系的集中反映,学校课程制度变革是学校课程制度存在的基本方式。不同取向的学校课程制度变革,既存在差异性又是有机联系的。学校课程制度变革是学校课程制度本身不断优化的过程,解决学校课程制度困境的症结,其出路关键在于选择各种有效的变革路径,切实推进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