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66篇
科学研究   36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34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0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顾惠康  赵海金 《收藏》2008,(2):177-177
一簇簇鲜艳的山花,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伴随着一队风尘仆仆的上海来客,踩着砂石红土地,围着一幢拔地而起的三层校舍,笑啊、跳啊、唱啊……这是江西革命老区横峰县龙门乡钱家村“上海收藏希望小学”竣工典礼的欢庆场面,时间是2007年11月10日。  相似文献   
3.
10月22日至11月1日,由湖北省档案局主办和七市档案局协办的"红军长征与湖北巡回展"在武汉、咸宁、鄂州、黄冈、孝感、天门、荆州七市展出,20万人参观展览.红色档案公布送展老区、进闹市、进军营、进学校的作法受到广泛关注,社会各界反响强烈.  相似文献   
4.
中滩星火     
革命老区中滩(今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黑柳子乡、先锋乡、蓿亥乡)北依乌拉山,南临黄河,东与包头接壤,西通后套的门户西山咀,过去,这里是陕甘宁边区到苏联的一条重要国际交通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日寇侵占包头后,中滩这块仅有1000平方公里、一万多人口的弹丸之地,面临日伪军、国民党反动派、地方杂牌军的垂涎而三面夹击的形势:蒋介石嫡系汤恩伯陈兵黄河对岸;乌拉山  相似文献   
5.
延安行记     
童年,延安所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红色底蕴强烈地吸引着我,让我时时怀揣着奔赴延安,感受延安精神和探求文明之源的冲动。9月10日,为落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参观走访革命老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安排,内蒙古档案局全体人员赴陕西延安进行“红色之旅”的学习考察。“梦里寻它千百度”,这次延安之行,使我终于有机会来到令我心驰神往的延安。  相似文献   
6.
位于革命老区赣西地区的宜春市,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区,改革开放以来,宜春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作为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广播电台由于所处位置和经济环境的局限性,在市场竞争中,一直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人才资源,信息资源、受众资源、广告资源的奇缺性,成为制约其自身发展的瓶颈。和目前大多数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市广播电台一样,其发展缓慢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7.
受历史、自然、区位和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老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仍面临着诸多“缺点”,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应通过调整教育发展政策、深化中考招生考试制度及教育人事制度等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构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加快农村师资建设发展步伐、制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标准与强化督导等有效机制,使老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落到实处、起到实效。  相似文献   
8.
李会荣 《广西教育》2014,(43):49-50
阐述加强广西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以广西百色革命老区为例,分析广西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汤国庆 《教育》2011,(24):35-36
赵云霞,江海学院外语系学生。2008年毕业后去日本进修,从日本回来,即义无反顾走进了四川绵阳地震灾区和井冈山革命老区义务支教,谱写了自己的别样人生路。两个不一样的"儿童节"2010年的六一儿童节,四川省绵阳市安县雎水镇九年制学校举行地震灾后校园重建落成与庆祝儿童节的文艺汇演,在这里支教快一年的赵云霞与她所带的三(二)班的孩子们,同台演唱"让  相似文献   
10.
在汀苏省茅山革命老区有一块兴教热土,60万句容人在1385平方公里的句容大地上共同谱写了崇教尚学的华美乐章,打造了句容教育这块响当当、令百姓信得过的金字招牌。同眸全市教育发展的辉煌历程,有这样一组令人信服的硬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