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94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月五日 星三 腊月初七日 晴寒如昨 王剑英来,与之论<古今人表>(<汉书>)著者之意在通古今、别善恶.或以缺今人,非原书者,非也.今人即<纪>、<表>、<志>、<传>所别.  相似文献   
2.
刘鹏 《北京档案》2011,(1):46-47
过去老北京人是不过阳历年的,只有阴历正月初一才是过年。过年的风俗很古老,它是由原始社会时期的腊祭演变而来的。古代人每年秋收之后为了庆贺丰收,报答神恩,在年末举行岁终大祭,就是过春节。  相似文献   
3.
过年是从腊月就开始的,正月里的年味最浓;正月里要是没了这年俗,过年也就没了味道。吃饺子,放鞭炮,穿新衣,戴新帽,看戏听书走亲戚,赏灯放花逛年集,正月里,有的是让您乐呵的事。看一看,你们那儿有没有这样的年俗?  相似文献   
4.
母亲的笑容     
王芳 《当代学生》2013,(Z4):118-119
小时候的岁月,我是在北方小城度过的。那儿的冬天,总是格外长,格外冷。如今,在南国春暖之时,亦总愿回想,从前是怎样走过冬天的,那些困难是怎样战胜的——是爱的温暖,母爱的温暖。北风夹着腊月的雪花呼呼地刮着,淹没了火车站人群的叫嚷声。妈妈蹲下身,皱着眉头,用尽量大的声音问着十岁的我:"记不记得钱包放在哪里?手机呢?"那年冬天,十岁的我第一次踏上一个人的旅程,妈妈自然万般不放心,为我置办衣物,收拾行李,巨细靡遗。上车前,她依旧青着眼圈儿,弯腰给我裹紧松动的围巾。北风依旧在刮,刺骨的寒意冷得  相似文献   
5.
我不愿意承认这一点:父亲的体形很不好看--若对别人,我可能会使用"丑陋"一词--说得准确些,父亲的脊椎严重弯曲,背部隆起拱形的大包,就是农村常见的那种罗锅腰;腿是罗圈腿,腿弯儿下布满了筋疙瘩.其实父亲身上很少还有完好的"部件",你瞧他的手,手指头又粗又短,且伸不直,酷似秋后的老豆虫,隆冬腊月,这些老豆虫的纹路就裂开,噘着硬硬的小嘴巴,特吓人.今年冬天父亲到我这里住了两个月,晚上给他倒洗脚水时我发现,他的脚板竟也里凸外拐,脚趾变了形……  相似文献   
6.
冷凇  王曼秋 《传媒》2015,(5):54-56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作为独具象征意义的节庆,“小年”,一直是传统风俗里春节准备工作启动的时点,也是春节庆祝活动开始的标志.腊月二十三这一天,CCTV以“万福送万家共享中国年”的网络主题晚会,奏响了2015羊年春节的新春序曲,也奉献了一出关于“中国梦”的视听盛宴.  相似文献   
7.
正小年祭灶,新年来到。每逢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在灶台上摆上糖瓜、米酒等各色供品,恭送灶王爷返天。这位家户大神吃着糖瓜,乘着云车风马,摇摇摆摆返回天庭复命。为什么要祭祀灶王爷?灶王爷的全称是"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俗称灶神、灶君、灶公灶母、东厨司  相似文献   
8.
中国素来以礼仪之邦著称。而礼仪的养成,自然也是要从娃娃抓起。马上到丁酉鸡年春节了。春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节日期间大人小孩都要玩好,同时也是孩子们感受和获得仪式感的重要途径。记得我们小时候,每逢春节期间——注意哦,春节可不是一天,前前后后可有一阵子呢!从"过了腊八就是年"到"二月二,龙抬头",有近两个月的时间;即便从...  相似文献   
9.
话说腊月二十七,诸葛亮、刘备、孙权和曹操四人相邀聚集在成都三国豪华大宾馆打自动麻将,大战三天三夜,很不幸,诸葛亮、刘备和孙权把单位发的年终奖银两全部输给了曹操,这成何体统?不说三人咽不下这口恶气,就是回家也没法跟夫人交待呀!诸葛亮看着曹操得意忘形的样子,气不打一处出,心想:不行,不能让这老小子这么痛快地回家过年,我得想个法子,叫他把赢我们的银两全都吐出来!鹅毛扇这么一扇,一个妙计涌上心头。  相似文献   
10.
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在中宣部的统一组织下,中央和地方新闻单位一起开展了大规模的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数以万计的记者放弃休息,走进基层,沉下去接地气,和群众一起迎新春、过大年。通过新春走基层活动,记者们加深了对基层情况的了解,增进了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也发出了大量鲜活生动的新闻报道,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称赞。人民日报组织20余路采访小分队,分赴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沿海侨乡和灾区采访报道,连续推出新春走基层神州递心声主题报道。本刊摘编两位记者的日记,与同样在路上的同行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