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原文】一个微笑的力量杜启龙在澳大利亚悉尼港的东部,有一处临海的悬崖,像一只巨大的手掌直伸向海的上空。19世纪以来,每年大约有50人选择在这里结束生命,平均每周发生一起自杀事件。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自杀崖"。又是一个早晨,天刚蒙蒙亮,一个中年男子步履蹒跚地向悬崖走去,他走走停停,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就要到悬崖了,他的脚步明显慢了下来,他抬头望了望天空,从兜里掏出一只烟,坐下来点着。不一会儿,他的身边已经有了一堆  相似文献   
2.
向莉 《班主任之友》2013,(Z2):92-93
问题是慢慢累积而成的,大多数选择自伤自杀的孩子都不是一开始就坚定了这样的想法,他们必定经历了一个痛苦挣扎的过程,在期间无意中或多或少向外界发出过求救的信号。这是身边的人帮助其改正的最好时机,通过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防微杜渐,可以遏止不少悲剧的发生。班主任和老师可以按  相似文献   
3.
金婧 《传媒观察》2011,(12):29-30
2010年5月27日凌晨,深圳富士康一名25岁员工割脉自杀,因抢救及时而获救。这是当年该公司第13例员工自杀事件,被媒体称为"十三连跳",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讨论。国内外研究表明,媒体自杀新闻报道与自杀行为之间存在着十分复杂的关联。那么,在这次富士康连续性自杀事件中,大众传媒又是扮演怎样的角色呢?本文旨在通过对本次富士康事件中媒体自杀报道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媒体对自杀事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当处在逆境或遇到困难时,有的人能够正视并勇敢地战胜它,而有的人则意志消沉、悲观失望,甚至会产生自杀的念头呢?  相似文献   
5.
老柯 《科学生活》2010,(6):64-65
当我们还未从富士康"八连跳"事件的震惊中缓过神来,截至发稿前这个纪录又被"十三连跳"刷新了,又一名男性员工坠楼身亡。一次又一次的跳楼事件,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反思,为什么自杀的悲剧会连续不断地上演?不管因为什么原因,自杀无论对其本人还是家人、朋友,都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痛和损失。我们暂且不去深究富士康员工因何而死,因为每一个自杀者都有着各自的种种无奈和理由,或相同或不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自杀行为的产生一定是在心理危机之后。那么当这些年轻人出现心理危机时,会有何异常的表现以便发现并及时制止呢?  相似文献   
6.
新闻月评     
◎韩国去年中小学生自杀人数上升50% 2010年8月16日电韩国政府15日发布报告说,韩国2009年中小学生自杀人数同比上升50%,创历史地突破200人。  相似文献   
7.
我们不是生命的所有人,只是生命的管理员。我们的责任是如何把生命活得更加有意义,而不是把生命终止。人是没有权利选择生的,因为人出生的权利掌握在父母手里,父母很高兴,你就可以顺利地生出来;如果父母不高兴,那么你就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了。既然人没有选择生的权利,那么人是否有权选择死呢?有人认为,人是自由的,人是有人权的,人可以自主地  相似文献   
8.
杨敏毅 《上海教育》2012,(30):50-51
教师必须关注高中生心理特点,理解与引导是避免极端事件发生的有效保障。在我生日那天,手机的短信提示音从一清早就响个不停。来自家人的问候,表达了亲情的温馨;来自朋友的祝福,传递了友情的关爱。正当我美滋滋地阅读着亲朋好友发来的信息时,一条由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跳了出来:"请您到邮箱查收《自杀者自白》邮件,这是我给您送上的生日礼物。"我很想知道究竟  相似文献   
9.
刘轩 《科学与生活》2009,(4):104-107
2003年4月,香港明星张国荣跳楼,在随后的9个小时里香港发生了6起跳楼事件。2005年,韩国明星李恩珠悬梁自尽,之后国内20至29岁的自杀者大幅增加。自杀会在特定人群间传染,但究竟怎样传染却仍然是一个谜。  相似文献   
10.
丁玉艳 《家教指南》2004,(12):21-23
据统计,中国每年有20万人以自杀方式结束生命。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这相当于全自杀者总数的1/5。近年来,关于青少年自杀的消息屡屡见于各种媒体,令人触目惊心。人们不禁要问,这些孩子是怎么了?有什么想不开的,还有多少孩子让人不放心?这些花季少年自我毁灭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心灵的黑匣子里装着多少秘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