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莫斯科     
编者注莫斯科,现俄罗斯联邦首都,也是俄罗斯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及交通中心。莫斯科建城于1147年,迄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是世界特大都市之一,也是欧洲最大的城市。红场是莫斯科的中心广场,著名的克里姆林宫、列宁墓、历史博物馆及大教堂都在这里。  相似文献   
2.
波兰地处丰饶的波德大平原,曾经在1772年、1793年和1795年三次被俄罗斯、普鲁士和奥匈帝国瓜分。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在1918年,废除了沙皇与普奥两帝国签暑的瓜分波兰条约。波兰在1795  相似文献   
3.
高飞 《航空模型》2020,(3):44-45
1976年,苏联政府要求研制一款亚声速空射巡航导弹,由“彩虹”设计局开发,型号为Kh-55,北约代号AS-15“撑杆”。苏联空军原计划用新研制的图-160轰炸机作为Kh-55的发射平台,但该机直到1981年才首飞。为了对抗美国可以发射巡航导弹的B-1轰炸机,苏联空军决定恢复生产已停产了十多年的图-95轰炸机,作为新导弹的发射平台。  相似文献   
4.
《杂技与魔术》2010,(6):42-42
1950年10月,应苏联政府邀请,新中国组建中华杂技团赴苏参加纪念十月革命胜利33周年的庆祝活动。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下,文化部调集了一批当时国内优秀的杂技艺人进行考核筛选,并于1950年10月20日在中南海怀仁堂,向开国领袖们进行了汇报表演。这次杂技晚会的表演影响了一代杂技艺术家的命运,也促成了"新中国杂技第一团"——中国杂技团的成立。60年后的2010年,为纪念建团60周年,中国杂技团举办了系列庆典活动:《李宁魔法传奇——魔幻之旅》进行国内巡演;举办离退休老干部、  相似文献   
5.
江珂 《百科知识》2013,(2):31-33
翻看民国二十三年的地图,中国的地形就像一片枫叶。1989年2月,老布什来北京访问。邓小平说:"你是我的朋友,我希望你看看地图,外蒙古被苏联分割后变成了什么样子?中国50岁以上的人都记得,中国的形状像枫叶,假如你现在再看地图,就发现北边缺了一大块,使我们处于极其不利的战略地位。"1946年1月5日,中华民国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从此,中国的地形从枫叶变成了雄鸡。  相似文献   
6.
比罗比詹计划是20世纪20年代苏联政府提出的在远东地区建立犹太民族家园的计划,目的是转移犹太人对巴勒斯坦的热情,解决苏联国内犹太问题并加强苏联在远东的现实存在。但是,尽管有政府的积极支持和国外犹太组织的帮助,这一计划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未能实现预期目的。恶劣的生存条件、敏感的地理位置使比罗比詹很难吸引并留住犹太移民,政府准备不足和政策多变也使该计划屡屡受挫。本文研究比罗比詹计划的由来、实施情况及失败原因,在此基础上对该计划做一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7.
张晓丹 《兰台世界》2012,(25):13-14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为实现全国抗日的主张,毅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国内外舆论一片哗然,对于张、杨两将军及西安事变的各种舆论喧嚣尘上,其中最令人感到震惊的是苏联的反应。从12月13日起,苏联《真理报》、《消息报》以及共产国际刊物《国际新闻通讯》连篇累牍地发出报道、评论和文章,肆意歪曲西安事变的性质,并对张、杨两将军进行指责,公开宣扬称张学良为"叛逃"、  相似文献   
8.
速读     
《中国新闻周刊》2010,(19):16-16
“我们真的很努力在工作。一次又一次地获得新情报,但它们却丝毫没有用处。”俄罗斯总理普京首次公开承认曾作为克格勃特工在东德从事反西方国家的工业间谍活动,并感叹这些情报被苏联政府忽视。  相似文献   
9.
武田毅雄是日本谍报机关的创始人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问策划了很多绝密行动.但是,战后日本情报机关经分析发现,凡是有武田毅雄参与的秘密项目全部以失败告终……认识林育英加入共产党武田毅雄,原名王毅雄,1904年4月28日出生于中国辽宁旅顺.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日本人.1925年,父亲去世后,母亲改嫁给一个名叫武田弘一的医生,由此王毅雄加入了日本国籍,并改名武田毅雄.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是世界上第一个太空人,然而40多年来,西方媒体一直有这样的报道:在加加林于1961年4月12日进入太空之前,就已经有”名前苏联宇航员上天,但他们全都牺牲,而事实真相被前苏联政府掩盖了。果真如此吗?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刊登安德列·莫伊谢延科的文章,揭开了加加林之前的“宇航员”的生死之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