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教育   49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传统教学认识论是指导甚至支配我国教学实践与教学改革的理论,但在新课程背景下,传统教学认识论因其对教学过程的认识稍显片面、简单,致使其对课程与教学问题的解释与指导缺乏专业力度。知识的转型要求传统教学认识论必须重构、走向新生。  相似文献   
2.
概念整合是我们看待世界和建构世界的方法。本文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视角出发,揭示歇后语的认知动因和推理机制,重新审视概念整合的意义构建过程,并对概念整合的认知解释力进行再评估。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高校英语专业学习者为研究主体,阐述了学习者汉语口语和书面语中出现英语化特征的内外因,进而分别讨论了内外因解释力的大小。我们发现,内因主要是母语磨蚀,解释力几乎为零;外因主要是大量接触欧化汉语,解释力较强。  相似文献   
4.
"教学时空"不仅作为自然性时空,以一种"存在性"要素呈现出来,而且更多地作为社会性时空,以一种"建构性"要素彰显出来,并可能引发由教学时空分析视角产生的对教育教学问题的新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5.
Sapir-Whorf的语言决定论假说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居于学术界主导地位。但笔者却以为此理论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夸大了语言的功能,解释力有限,忽略了语言的历时变化,以及无法解释语言变异等。而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来看,作者更倾向于文化影响语言,即语言差异源于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6.
自然主义伦理学内部有还原论与非还原论两个派别。以哈曼为代表的还原论和以斯德津为代表的非还原论展开了持久的争论,针对道德性质的解释力、道德副现象论等问题进行辩驳。这两个流派都是自然主义伦理学中极为重要的分支,因此对双方理论的探讨有利于深化学界自然主义伦理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通过配价理论在汉语动词配价研究中的发展、补充、修正,对配价的原则、价数确定原则、配价理论对汉语的解释力等方面的内容作一简要的梳理和分析,从而指出配价理论运用于汉语研究的局限性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概念隐喻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一直是认知语言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但任何理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因此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该理论的优缺点,从而促进其发展。从经验基础、双域映射模式、认知解释力等方面剖析概念隐喻理论,探讨该理论可能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概念隐喻理论以后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比最简方案框架中的特征核查理论和优选论的层级排列限制条件对英汉疑问句生成机制的阐释,得出结论:最简方案并没有彻底摆脱语法化的束缚,灵活性劣于优选论;优选论利用并行评估,其经济性优于最简方案,二者中优选论对跨语言生成机制解释力更强;另外,利用优选论的跨语言预测性,可应用于翻译软件、语料库开发等。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学翻译成为翻译的主流距今已有一百多年了,而这一百多年的历史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从化层次翻译观的角度来加以解释。根据化层次翻译观的观点,作为跨化交流活动的翻译,其译语的取向必须要考虑目的语化深层因素的影响,以及它对源语化的认同。基于此,章试图将学翻译置于跨化交流的总体环境下,运用化层次翻译观的观点来对我国一百多年以来学翻译的发展过程进行初步的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