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47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秦 《新闻三昧》2004,(4):49-49
请把下列句中的差错找出来。261.这拿手的绝活,一直沿续到他的孙子辈。262.战士们鼓足劲就像猛兽冲过去。263.村里那个外号叫“老邪门”的,就是恶作剧的始作蛹者。264.对立的双方都在琢磨,互相至对方于死地。265.土尔其也是北约的成员国。266.《红梅赞》表现了江姐等革命者不屈不饶的革命精神。267.许多大学生都参加了志原者的行列。  相似文献   
2.
英语写作是中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当前教学大纲对学生的英语写作提出了一系列要求,这些要求主要从写作词汇、语法运用、材料分析、文章结构、文意衔接等方面进行考查。然而在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训练和测试中,词汇错误、语法错误、语意不同等情况十分常见。为了转变当前英语写作中存  相似文献   
3.
该文从结构、语法和语言驾驭能力三方面分析了当今大学生英语写作突出的问题,剖析其成因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比较法和例证法对中英文习惯表达方式的主要差异进行描述,并谈到了这种差异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的体现。这将有助于人们认识并且理解这种差异,从而更快地克服英汉交流的障碍,最终会促使人们成功地进行跨  相似文献   
5.
广大学生都有学好英语的愿望,并且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这一门课程,但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大量背过的单词,时间不长就忘记了;运用英语时,语序混乱,语法错误丛出不穷;随着年级的增长,学得越来越累,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两极分化现象严重。面对如此困境,我利用心理学知识,来指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韩青 《小学生》2012,(10):66-66
<正>我国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教学过度语法化,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教学跟着考试走的现象,忘记了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于生活,把测试、教学等手段当成了目的。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的"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学的法子要跟着做的法子,教的法子要跟着学的法子"的思想对我国当今中小学的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一、教是为了学,而不是考  相似文献   
7.
谭继成 《高中生》2010,(2):18-19
一、单词拼写错误 常见的单词拼写错误有:visiter(应为visitor),goverment(应为government),suddly(应为suddenly),heared(应为heard),indenpant(应为independent),happly(应为happily)等。  相似文献   
8.
现实教学中,随着课程任务的加重,考试竞争的加剧,学生越来越多地出现了隐形懒惰,即思维懒惰。你让背什么我就背什么,你让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你不让玩我就只好无奈地勤奋。结果是孩子出工不出力,人很疲倦,收效不大。问题出在哪儿呢?我从《论语·述而》中找到了答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的意思是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知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而不能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也就是说,教育的最佳时机在一个  相似文献   
9.
路秀明 《考试周刊》2015,(18):86-87
<正>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日邦交正常化开始,日本与中国的贸易往来逐年增加,中日之间的经济交流日益密切,国内开始涌现大量的日语学习者。九十年代以后,日语学习者出现递增趋势,各年龄层的日语学习者逐渐涌现,这些日语学习者的日语学习动机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进入2008年后,世界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包括日本在内的各发达国家的经济,与此同时,对中日之间的经济关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而随着日本动漫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日本文化悄然在中国年轻人中兴起,  相似文献   
10.
笔者有一次聆听了一位年轻教师执教的《牛津小学英语》4A Unit9 What's the matter这一单元的BC部分.以下为几段课堂上使用教学用语的场景: 场景一:教师组织大家一起操练时发指令“one,two——”(教师在发two时尾音不由自主地拉长了两拍) 场景二:请学生看图(一男孩跑步后),教师解释该图时说:“After he was just run.” 场景三:教师在引出句型时说:“The little match girl is tired,cold,hungry,thirsty and ill.Here's a scarf for you.” 场景四: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游戏前说:“You're helpful to the little match girl.She's very happy.Are you happy?”学生们未置可否,教师只能自己打圆场:“Yes or no?” 学生条件反射地应声而答:“Y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