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73篇
科学研究   30篇
各国文化   86篇
体育   23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20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锏 《世界文化》2004,(4):31-32
[歌手介绍]诺拉·琼斯(NorahJones),1979年3月30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她拥有超龄的才华与甜美温柔的歌声。20岁不到便赢得著名爵士杂志DownBeat学生爵士奖的最佳演唱及最佳编曲奖。在第45届格莱美音乐奖中共获得年度最佳唱片、年度最佳专辑、年度最佳单曲、年度最佳新人、最佳流行女歌手、最佳流行乐演唱专辑、最佳非古典录音工程专辑、年度古典制作人等八项大奖。目前共发行两张专辑《ComeAwayWithMe》(《远走高飞》)、《FeelsLikeHome》(《回家》)。  相似文献   
2.
齐楚 《世界文化》2006,(11):9-9
1952年6月7日,奥尔罕-帕慕克出生于伊斯坦布尔一个兴旺的中产阶级世俗家庭。他的父亲、叔叔和祖父都是工程师。正是祖父创造了家族的财富。在成长的过程中,奥尔罕-帕慕克曾被怂恿做一名画家。从罗伯特学院毕业后,奥尔罕-帕慕克在伊斯坦布尔技术大学学习建筑学,后在伊斯坦布尔大学学习新闻。1985年到1988年,奥尔罕-帕慕克到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作访问研究员,并短时间造访爱荷华大学。奥尔罕-帕慕克现居伊斯坦布尔。奥尔罕-帕慕克曾说,随着他的成长,他经历了一个从传统的土耳其式的家庭环境到一个更加西方式的生活方式的转变。他将这些写在了…  相似文献   
3.
赛珍珠(Pearl S·Buck,1892~1973):世界著名女作家,以描写中国农民生活的巨著《大地》于193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赛珍珠出生于美国亚弗吉尼亚州希尔斯保罗.原名泼尔·康福·赛登斯屈克。出生几个月后就随父母来到中国,此后一生中的前40年基本上在中国度过,“赛珍珠”是她给自己起的中文名字。1935年,赛珍珠回美定居,1951年当选为美国作家协会主席。在她一生的一百多部作品中.绝大多数是描写中国的.是西方社会中唯一一位专写中国题材的作家。  相似文献   
4.
《上海集邮》2011,(6):49-F0003
  相似文献   
5.
6.
据《文汇报》报道,《萌芽》杂志社在招聘兼职编辑时上演了一出令人啼笑皆非的面试问答。当该杂志主编、曾挖掘了无数文学新人的新概念之父赵长天问及从100个报名者中脱颖而出的30位年轻人你们都在读些什么书时,只有一个人表示读过周作人的书,一个人读过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的书。更有一位应聘者很自豪地说:南派三叔(《盗墓  相似文献   
7.
《当代学生》2013,(Z1):3-9
岁末年初,又到盘点时间。2012年热点事件不胜枚举,十八大胜利召开、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诞生、钓鱼岛事件、莫言获奖、韩寒"代笔门",等等,无不引人关注。下面,就请各位随小编一起回顾一下这些令人难忘的年度热点。  相似文献   
8.
张鸣 《留学生》2012,(11):33-33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在10月11日公布了颁奖结果,水落石出后,又是一番难以消停的争论。诺贝尔文学奖颁布前夕,有关莫言能不能获诺奖、该不该获诺奖,两帮人马在网上争得脸红脖子粗,这也是诺奖情结的一种表现。然而,有什么可争的?对待诺奖,我们最应该做的是安静等待。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课程改革理念已深入广大教师之心。然而要做到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产生共鸣,教师的角色一定要扮演得恰如其分,既不是一味消极地放弃自己的主导地位,也不能过分强调自己的活动而忽视学生的个性阅读。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每一个人读书都有很强的指向性和选择性。因为个体的审美情趣和认识水平不是一致的。德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黑塞在谈到名著阅读时曾说:每个人应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欢的作品开始阅读,不要任何模式,必须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这番话无疑告诉我们个性化阅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舒扬 《河南教育》2007,(2):50-51
《世界美如斯》是捷克著名诗人、1984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雅罗斯拉夫·赛弗尔特晚年撰写的回忆录.诚如初版扉页上用小字提示的那样,这本书写的是"故事与回忆".在这里,诗人没有采用一般回忆录按生活经历依次叙述的写法,而是通过一则则小故事.缅怀他漫长一生中所遇到的一些人和事.描述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