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教育   10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祁建 《湖南档案》2011,(11):10-15
清代最后一个执政者实际上是摄政王载沣,他祖父是皇帝,兄弟是皇帝,儿子还是皇帝,岳父是荣禄,慈禧还是他嫡亲母亲的姐姐。慈禧太后担心光绪在她死后翻案,在自己身后组成这么个班子,载沣为主,隆裕太后为辅,溥仪当面子的最高领导集团,将载沣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相似文献   
2.
思公 《兰台内外》2010,(2):54-54
时任南京伪政府总理的汪精卫在1943年曾到“满洲国”的伪都长春拜见了一次“康德皇帝”溥仪,构成中国最具讽剌性的一次历史会面。 此前的30多年前,20多岁的汪精卫在革命党屡次起义失败的激喷下。毅然从东京去北京刺杀摄政王载沣。  相似文献   
3.
因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杀,醇亲王载沣被派往德国"致达歉忱"。《申报》对此事件进行了跟踪报道。对于当今学者所关注的礼仪冲突,《申报》几乎不置一词,而是大谈亲王使德于中国变法大有裨益。《申报》的报道展现的是一个不同的"载沣使德"。  相似文献   
4.
醇亲王载沣在监国摄政期间,为改变晚清长期以来形成的外重内轻格局,解决统治危机,强化皇权,全力进行军事集权,维护大清的统治,但由于清朝各方面矛盾重重,军事集权最终并没有成功,反而加剧了统治危机。辛亥革命爆发后,载沣精心经营的军事势力要么倒向革命党要么倒向袁世凯,最终为应对危机不得不向袁世凯交出清廷的全部权力,军事集权彻底失败。  相似文献   
5.
作为帝国的最后一个掌舵人,载沣并非一个道德上的“坏人”。年轻的摄政王曾想以“新政”救大清,但满清王朝气数已尽,已非人力所能挽救。以长于深宫中的年轻贵胄来应对历史大变迁年代的政局,更超出了他的能力。他无法跟上历史潮流,甚至不了解,君主立宪的含意,虽保留皇室,却不能让皇族入阁  相似文献   
6.
祁建 《档案时空》2011,(11):10-15
清代最后一个执政者实际上是摄政王载沣,他祖父是皇帝,兄弟是皇帝,儿子还是皇帝,岳父是荣禄,慈禧还是他嫡亲母亲的姐姐。慈禧太后担心光绪在她死后翻案,在自己身后组成这么个班子,载沣为主,隆裕太后为辅,溥仪当面子的最高领导集团,将载沣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相似文献   
7.
清政府挽救自身统治危机的最后一次努力--清末新致以其政权的崩溃而告终.晚清统治集团的整体衰败是新政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的主要原因.清政府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有着强烈革新意向的领导集体,与此相关的,还有主持朝政者的分裂及普遍的平庸腐朽.  相似文献   
8.
《学习之友》2013,(6):51-51
1910年,汪精卫北上北京,暗中策划刺杀摄政王载沣,事泄被捕。肃亲王善耆审汪精卫时,对他说:“你们这革命呀,是有原因的,看我们清朝太坏了。假如你们成功哇,我看你也不能强过我们清朝。”最终,肃亲王善耆并没有杀汪精卫。1922年,当肃亲王善耆病逝,汪精卫去大连吊唁,有人就此事问他,汪精卫叹息道:“他说的这句话应验了,我们今天成功了,  相似文献   
9.
微记录     
正@陈尚君:1954年,张幼仪在失婚32年、已经54岁、客居香港时写信给儿子:"母拟出嫁,儿意云何?"儿子徐积锴回信:"母孀居守节,逾三十年,生我抚我,鞠我育我,劬劳之恩,昊天罔极。今幸粗有树立,且能自瞻。诸孙长成,全出母训……母职已尽,母心宜慰,谁慰母氏?谁伴母氏?母如得人,儿请父事。"  相似文献   
10.
清政府挽救自身统治危机的最后一次努力——清末新政以其政权的崩溃而告终。晚清统治集团的整体衰败是新政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的主要原因。清政府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有着强烈革新意向的领导集体,与此相关的,还有主持朝政者的分裂及普遍的平庸腐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