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位于南方丝路、茶马古道上的邛崃市,是历史上成都通往西南的要津之地。南来北往的人们在此交汇,或者途经此地,或者定居于此,由此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本文从历史渊源、经历过程、文化内涵等方面,概括了邛崃市的移民文化的特点,指出:移民文化是邛崃市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利用移民文化资源,不仅必要而且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2.
南丝路的门户——邛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南、北方丝路的基地皆为丝绸原产地蜀,而古临邛为秦汉时期蜀地工商重镇的盐、铁、铜、茶、丝等物产的主要生产地之一,是蜀西平原向南的门户、南丝路上蜀南贸易的门户。邛崃打造此门户与旅游结合,应注重寓教于乐,探索文化旅游新路。  相似文献   
3.
重新振新南方丝绸之路和邛崃应该抓住现代化提供的契机,以经济为杠杆,以商业化品牌规划为先导,以翻新文化历史遗产商业化为技巧,以贸易、交通和旅游为手段,以发挥优势资源为基础,整合各方优势,重现邛崃商贸大镇的风貌。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邛崃为南方丝绸之路从成都向西南行的第一大站,茶马古道的重要起运地,据交通要津。邛崃得名于邛人,邛人在汉初已与今印度一带有了贸易交通联系。今西昌一带发现的大石墓为邛人遗迹,邛人的族属为濮越系统民族。  相似文献   
5.
《四川档案》2006,(5):19-20
1935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的第4、9、30、31军的部分部队约15000人从现在的芦山、雅安方向分三路进入邛崃的高何镇,于1936年2月后离开。在长达112天的时间里,红军在这里建立了中共苏维埃政权,并打响了天台山、镇西山、天车坡、夹关等十余个战役,解放了十多个镇乡,给当地群众分田地,传播共产主义的思想,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在工农红军离开邛崃时,当地近1000名农民加入到解放全中国的革命队伍中。  相似文献   
6.
在敌人纷纷向川西猬集的情况下,歼灭胡宗南集团的关键在于迂回部队迅速占领乐山、蒲江、邛崃.截断敌人最后一条退往西康、云南的道路。刘伯承、邓小平决定:第五兵团主力及第十军由川南迅速向乐山挺进,并迂回成都以南;第三兵团主力由川东进至成都以东,抢占成都以西的邛崃、大邑一线;  相似文献   
7.
邛崃——南方丝路和茶马古道的起始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文献记载,结合考古发现,论述了邛崃山及古临邛地区为先秦至汉唐由蜀地通往东南亚、南亚的"南方丝路"和唐宋至近现代川藏"茶马古道"的发祥地和起始地区,在南方丝路和茶马古道文化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杜丽红  任振宇 《软科学》2011,25(11):99-101
四川省邛崃市南宝山永久性安置点是汶川大地震后四川省唯一的跨市州异地安置点。在对移民迁入地、移民生产生活和产业发展状况等问题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佳 《文化学刊》2010,(4):136-139
方言是地方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因而方言的研究也应该与民俗、文化的研究相结合。基于此理念,本文对四川邛崃等地的特殊骂詈语"抱箢篼"、"坐土撮箕"进行了民俗、文化方面的考源,认为这一说法源于当地的丧葬民俗,并与佛教因果报应的思想有直接的联系,也就是佛教的流传影响了当地的民俗、语言。  相似文献   
10.
作者论述了邛崃的历史发展概况,分析了其成为川藏茶马古道的主要原因,并论述了川藏茶马古道对邛崃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