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教育   46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代著名诗人郭小川是独子,都是知识分子的父母,出于爱,为他取名“恩大”。  相似文献   
2.
李城外 《湖北档案》2005,(11):30-31
杜:前几天牛汉先生来访,谈到你们咸宁正在大力开发向阳湖化资源,地方报刊发表了一些怀念小川的章,我很感谢你们,正想如何为这项工作尽点微薄之力,没料到今天你找上门来。  相似文献   
3.
烸铂 《档案天地》2014,(6):34-38
郭小川,河北丰宁人,原名郭恩大。1933年随家人逃难到北京。一二·九运动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抗战前开始写诗。七七事变后参加八路军,1941年初到延安。解放战争期间任丰宁县县长。1948年起先后在冀察热辽的《群众日报》、《天津日报》工作。1949年5月随军南下,长期在中南地区和中宣部做党的理论宣传工作。1955年调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并任《诗刊》编委。1962年调任《人民日报》特约记者。1955年发表政治抒情诗《投入火热的斗争》,随后陆续发表以《致青年公民》为总题的组诗。六十年代的诗作思想更显深沉,艺术上更纯熟。热情洋溢的歌颂了战争年代的战士和当代的建设者。"文革"时期受"四人  相似文献   
4.
正丰宁满族自治县档案局(馆),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大了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大建设项目中形成的档案资料的收集管理力度;同时,为了逐步丰富馆(室)藏结构,形成全面的、有地方特色的、科学系统的馆藏档案资源,加强了对本地区民风民俗、民间艺术、名优土特产品档案的收集与管理工作。目前,通过捐赠、购买、拍照等方式,征集到郭小川早期工作生活照片、郭小  相似文献   
5.
正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镇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塞外古镇,因"凤落祥地天降瑞"而得名。多少年来,这里文人辈出,最有名的莫过于诗人郭小川了。漫步古镇,只觉得历史与文化已化作一缕缕氤氲的烟气,弥漫在凤山镇的每一个角落。而凤山二中这所浸透在深厚文化底蕴中的学校,如今又散发着怎样的时代光芒呢?带着好奇,记者走进了凤山二中校园。在凤山二中的礼堂里,时不时地爆发出阵阵欢笑声和掌声,一年一度的学校师生法制道  相似文献   
6.
唐诗、宋词的优美意境令人陶醉.传奇、小说的故事情节让人感怀.郭小川诗的激情、格调令人振奋。郭小川的诗是战斗激情的产物,是热情昂扬的颂歌。读郭小川的诗.可以看到时代前进的脚步.听到时代的强音,感受诗人对党对事业的强烈感情。人们热爱这位诗人,是因为他有动人的战士性格,坦率、真诚、热烈的胸怀,他的诗真实地展示丁他的胸襟。不论是直抒胸臆,  相似文献   
7.
在“十七年”政治——文化语境中,郭小川的《深深的山谷》出现了创作动机与实际效果之间有趣的相悖现象。形成这一现象的诱因在于文本的复杂性,诗歌表层上讲述的是从“合”到“分”的“爱情”故事,而在深层上则以“爱情”故事为依托。反观与思索知识分子与革命之间“融合——冲突——缝合”的动态过程,表层上讲述的是“他者”的悲欢离舍,深层上叙说的却是“自我”历史记忆及现实体验中的欢乐与痛苦。  相似文献   
8.
关于王书怀,有这样一段介绍:"建国后第一代黑土诗人,与当时享誉文坛的公刘、贺敬之、郭小川、闻捷等诗界臣擎交相辉映."从这一介绍中我们不难发现,我们要想知道王书怀是谁,必须要有一个参照,他的名字,必须在那些已经闪闪发光的名字的映照下,才能被人所了解.  相似文献   
9.
郭小川、贺敬之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代表性诗人。他们以政治抒情诗的创作奠定了诗坛地位,并为朗诵诗发展推波助澜;以楼梯式、新辞赋体、民歌体的探索,丰富了朗诵诗的创作方法;他们的作品以情感的流动和大众化追求,凸显了当代朗诵诗的基本特征。郭、贺的诗歌创作,将白话文新诗朗诵的倡导、抗战时期的朗诵诗运动提升到新的高度,为后来的朗诵诗创作划定了新的起点,发挥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读郭小川1957年的三首叙事长诗,品味其内心的价值复调,实是"革命组织伦理"与"个体人性伦理"的深邃纠结。这既是诗人的生命体验,也是整整一代左翼知识者的共同心灵历程。"个体人性伦理"延展为"人性根基→自我实现→文学自恋→星空视野"四环;而"革命组织伦理"亦相应分为四环:"政治本位→驯服工具→组织崇拜→洗心革面"。三首诗呈现出"弱复调"特质,与其日记中袒露的两种伦理价值互相抵牾的心迹相互印证。这也先期性预示了郭小川在1957年可成为"心灵诗人",1959年后只能扮饰"政治抒情诗人"的某些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