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90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4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徒论--传统武术的一个文化现象诠释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择徒拜师是传统武术最基本的传承方式,至今在民间习武群体中被衍传着.传统武术师徒传承分有入室弟子和一般弟子两种类型,只有通过正式的拜师仪式后,才算形成了严格意义上的师徒关系.这种师徒传承从历史的深处走来,但并非属于"过去式",需要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它进行理性的甄别取舍.  相似文献   
2.
学生写作中行文不畅、不知如何很好地写完一篇文章,固然有生活积累少、读书积累不太丰厚的原因,最重要的还是对文章构思中的多层次关注不够。如果在一篇文章中注意到层次的丰富性,就不会存在无话可说、行文不畅的问题,更不会存在无法写完一篇文章这么严重的问题。文章的层次,关乎文章行文的跌宕、内容的充实、思维的丰富、立意的深刻。所以,学生若能在行文中注意文章的多层次,在考试中定能获得高分。一、联系现实层次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中晴雯的遭遇令人同情,她被赶出贾府后悲愤而死.造成这个悲剧的原因是既复杂又隐微的;如果直接归之于某一件事或某一个人,都失之简单化.说到底,晴雯之死应是王夫人由赵姨娘“从宝珠变成鱼眼珠”的过程中得出的“经验”所致.  相似文献   
4.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2011年基金评级中,鹏华行业成长基金获评三年期选股择时能力五星级,同时鹏华普天收益基金获评三年及五年期择股能力五星级。  相似文献   
5.
李炜义 《甘肃教育》2007,(9X):11-11
教学法即教与学的方法。是如何传授知识的教法:是掌握知识的学法。最终目的是先学者让初学者领会知识,运用知识。采用的方法大体一致,实质就是教师言传身教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技巧等。学生按事先约定的课堂规则接受知识,巩固知识,使其成为自己以后可以运用的本领。但是,具体的做法则有些不同,尤其是在操作过程上差异较大,会因为教师的各自喜好、理解不同,采用的方法也有明显的区别,在不同的方法下,教学效果也会有一些差别。  相似文献   
6.
“口无择言”的“择”通常有两种理解:一是表“选择”义;二是认为“择”通“殬”,表败坏义。为准确解释“口无择言”一词,该文结合大量古典文献资料,从“择”字的义项、“择言”的含义、“口无择言”的使用语境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明确“口无择言”一词中的“择”应当理解为通假字,该成语应译为“不说败坏人的话”。在释义的基础上,该文结合古今语料,对比“口无择言”和“口不择言”两词的使用语境及区别,了解两词常因为表层结构相似而误用、混用的现状,深入分析两词误用的现实原因,为准确理解和解释古汉语材料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陈生对局森田:进行中的黑29扳,我会选择图一中的黑1长。秀行:说得好!白2时,再于黑3、5连扳弹性会很好。当白6长时,黑7点方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8.
通过问卷调查和多年教学实践研究,探讨普通高校体育造项课的择项和立项的依据。通过教学实验对比,以反映教学效果的专项技术考核成绩和身体素质的测试成绩做横向的比较,探讨体育造项课程的设置。  相似文献   
9.
《乒乓世界》2007,(1):60-61
刘南奎&金择洙,张雷,方文,郝帅,王建军  相似文献   
10.
你想要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唤醒"的是心灵的哪些东西。教育的真谛是什么?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们都深深认同这一点——教育本质上讲是一种"唤醒"。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不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能成为教育;斯普朗格认为,教育最终的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