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1篇
教育   182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21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阳明学研究’课题研讨暨《中华化研究集刊》编务会议”于2002年4月8日至9日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四川、山东、河南、浙江等省市的在中国哲学和阳明学研究领域成就显的知名专家学、出版社的总编、编辑,以及本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狭义朱子学与阳明学的发生、发展及其基本内涵的阐释,揭示朱子学与阳明学的现代意义。朱子学说最重要的部分是“格物致知”的理论,其明显的特色是极力为人求取事物的知识的活动确立一个地位。“心即理”、“致良知”是阳明学说的主要哲学命题,“知行合一”则是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色。朱子学强调读书学习的性格,为现代“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对于大学的“通识教育”,朱子的思想是孔子之外最重要的思想资源;朱子学提倡“主敬”所代表的自我约束、严肃认真、勤勉专一的工作态度,对于保持东亚社会积极的工作伦理,仍能提供重要的资源。阳明学强调实践,体现于王阳明一贯提倡的“知行合一”,“住事上磨练”,这样的哲学精神合于19世纪以来实践哲学的发展,与近代哲学是相通的;王阳明关于“万物一体”的观念,对于人类的和平发展,以及生态和环保也可提供一种伦理的支持,具有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3.
赣州府立阳明书院创建于明嘉靖初年,在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得以重建。该书院在兴国钟氏父子的主导下恢复发展,体现出官学化,同时强调道德教育与经世致用理念。随后,赣县刘景熙将其改制为赣州府中学堂,实现了从书院到学堂的成功转型,成为了赣南新学教育的开端。阳明书院的变革同时反衬出地方士人鲜明的本位属性,展示出敢于担当、勇于进取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4.
运用阳明心学的“心即理”“心外无物”“致良知”“知行合一”的核心思想,引导学生立志,创设心上练、事上磨的德育情境,并利用评价的引领归因自激作用,不断向内心寻理,在反省、改过、责善的知行合一的日常工作学习的真实事例中,由他律转向自律,有效培植自我循环螺旋上升的德育生长的良性生态。实践探索构建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参与的两条主线有机交汇,融合为一,教学相长,相互作用,形成共同促进的德育教育新模式,旨在师生中强化中国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使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在新时代展现特有的新气象、新成效。  相似文献   
5.
明代哲学源流包含三部分内容,分别是明代哲学之源、明代哲学、明代哲学之流。宋代哲学是明代哲学的直接思想来源,宋代奠定了理学的范式与基本议题。宋代哲学总体表现为客体性;客体性趋势发展至极,造就了明代哲学对客体性的反动,明代哲学总体表现为主体性。明代哲学的主体性趋势发展至极,迎来了客体性的再度崛起,以及对于宋明理学的批判,由此形成明代哲学之流,也就是明末清初及其后的哲学。明代哲学的整体研究有七个主要问题,均围绕正、反、合的三一模式展开。当前明代哲学主要遵循个案研究范式,并表现出与问题研究结合的趋势。明代哲学的断代研究离不开中国哲学史的大背景,在《明代哲学史》出版之前,明代哲学研究主要依赖中国哲学史研究来推进:冯友兰注重客体性,因此明代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中占比较轻;劳思光注重主体性,因此明代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中占比较重。在《明代哲学史》出版之后,明代哲学研究则带动中国哲学史研究。新的明代哲学史研究与书写有四个重要的展开方向:从断代研究到源流综合研究;重点人物与边缘人物综合研究;从理学研究为中心到百家争鸣研究;从单一范式到多元范式的儒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自2016年"阳明文化进校园"活动启动以来,学生的课外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通过对王阳明优秀小故事的了解,对王阳明诗词的诵读以及对王阳明教育名篇的理解,更加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洗太阳     
胡琳 《儿童音乐》2008,(3):78-78
大海和太阳在打水仗,海风在旁边热烈鼓掌,大海打湿了太阳的红脸庞,太阳染红了大海的蓝衣裳。洗太阳,洗太阳,洗得太阳明又亮,彩霞妹妹来欣赏,大海给太阳冲个凉。大海和太阳在打水仗,海鸥在旁边赶来帮忙,大海抱住了太阳的圆肩膀;太阳勾住了大海的宽胸膛。洗太阳,洗太阳  相似文献   
8.
就“阳明学”概念的一般性意义与特指性意义,以及这一概念提出的过程,又是怎样被东亚世界接受的,并且是如何从一个近世称谓演变为近代概念的,在“阳明学”概念被普遍接受前,还使用过什么称谓,它有什么思想史意义等问题,作了深度分析和系统考察,因此认为,作为“术语”的“阳明学”源于中国和朝鲜,而作为“概念”的“阳明学”则源自于近代日本,并且是由日本近代阳明学之父井上哲次郎首先提出后为东亚世界所普遍采用的.中国阳明学者和朝鲜阳明学者使用其他概念指称阳明学,其用意既有贬义的,又有中性的,还有隐晦的.  相似文献   
9.
嘉靖万历年间,阳明学者梅守德、徐樾、李材、罗汝芳、李贽等人因前往云南为官而在当地传播推广阳明学.现有资料表明,罗汝芳、李贽二人与云南佛教有着较为密切的来往,他们与当地僧人的酬唱应对、刻经作序、建庙请经等活动,构成了阳明学和云南佛教史上的重要内容.研究阳明学者与云南佛教的关系,对于深入把握西南佛教史和阳明学在云南贵州二省的发展路径,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阳明学派承续了儒家道德政治的传统,通过“化治世为治心”的思路,把社会治理的问题转化为个体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感问题,强调道德信念对于良好政治的重要作用.基于对道德政治的坚定信念,阳明学派十分重视社会教化,他们通过积极的社会教化活动将心学理论落实到普通人的生活中去,化民善俗.信念的政治以及社会教化的理论与行动构成了阳明学派在政治哲学上的两个主要指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