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音西唱,即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特色风格的声乐作品,以完成音乐形象的再塑造。第十四届青歌赛美声唱法个人单项决赛中对必须演唱中国作品的规定,给我国今后各级各类比赛增添了新气象,同时也给高师美声教学以新的启示与活力,对于促进美声唱法与中国作品相结合,表现我国人民丰富的情感文化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前晚,"蓝色经典·天之蓝"杯第14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第三轮团体决赛进行最后一场的比赛,海军政治部文工团代表队以绝对优势胜出。然而,晋级的喜悦并不能让海政笑得轻松,因为比赛一结束,6支代表队抽出了他们在第四轮团体决赛中的对阵顺序。而结果却被人称为是“惨不忍睹”。(5月7日《扬子晚报》)  相似文献   
3.
肖姝 《民族教育研究》2012,23(3):121-123
青歌赛合唱比赛看,我国少数民族合唱教育应注意原生态和西方唱法相结合,重视不同语言、不同发音的艺术化练习,努力以民族语言与特殊声音的模拟体现民族特色,以及正确运用民族特色和声和丰富多变的表演形式.  相似文献   
4.
张茜 《报刊之友》2013,(10):97-98
从2005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掀起的收视狂潮,到2012年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引发的火爆荧屏,再到2013年5月8日,《快乐男声》在北京宣布正式启动。电视选秀节目的热潮一直持续不断,它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其实中央电视台早在1984年就举办了第一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它是我国诞生最早的本土原创性质的声乐比赛。2013年全新改版后的青歌赛一经播出便引起观众热议,期间不免存在着质疑声,那么它究竟是在向“选秀“靠拢还是坚持本真,它还能否再创辉煌?本文试分析它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5.
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一直是我的最爱。也许是受到我的感染,全家上下都成了青歌赛的忠实观众,就连两岁两个月的女儿也加入到了我们的阵营,在伴随青歌赛走过的日子里,我们度过了许多值得回味的夜晚。  相似文献   
6.
7.
青歌赛是聚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声乐唱法的大型声乐比赛,本文主要介绍了青歌赛民族声乐的基本唱法,通过对青歌赛中民族声乐的分析,透析我国民族声乐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从“通俗唱法”到“流行唱法”,“青歌赛”对内地流行乐的称谓改变实际表现了艺术体制与声音本体间的关系。通过对听觉文化中声音本体论转向的讨论,可以看出两者间的交互作用使得声音本体不断向新的阶段跃进。通俗唱法的设置实际是艺术体制对舶来的流行乐本体的改变,暂时剥离其抒情特质而又形成新的喊唱传统。但声音本体固有的抒情特征使其在新的社会条件能够得以回归,而艺术体制构建出的喊唱传统亦成为内地流行乐的本体特征。这使得当下内地流行乐成为自由抒情与喊唱偏好的混杂体。  相似文献   
9.
曾文莉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8(10):107-109,123
作为电视文艺的后起之秀,电视歌赛节目从1984年“青歌赛”举办以来历经25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电视荧屏颇有影响力的节目形态之一。电视歌赛节目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创作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节目元素做了如何调整?问题意识激发深入思考,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歌赛节目为个案梳理了这类节目的演递路径。  相似文献   
10.
电视青年歌手大奖赛就全国范围来说是一件文化盛事,但对于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则不能仅仅看作为简单的娱乐活动,还应该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它,将之作为声乐教育的范例,把它同校园艺术实践结合起来,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起来.充分挖掘青歌赛的文化教育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