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皓”电前后新四军北移计划形成的背景和经过说明,项英没有较早地将新四军北移,并没有违背中央的指示,也不是因为个人决策失误造成的,而是受各种条件制约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苏清 《集邮博览》2011,(5):54-55
2011年2月21日,中国邮政发行《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三)》纪念邮票,其中第5枚是“项英”。  相似文献   
3.
总结皖南事变的历史经验,实事求是地说明项英在皖南事变中的错误,必须把项英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认为,项英在皖南事变中的错误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皖南事变前,对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的原则认识不足,理解不深项英虽然拥护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也出席了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但他并没有真正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研究》1996年第4期,刊载有金冶同志批评王辅一著《项英传》的文章,认为不能说党中央在皖南事变前.对形势的分析以及对蒋介石的方针政策有失误;认为1941年1月15日《中央关于项袁错误的决定》是正确的。我对这两点均持异议。皖南事变前,中共中央对形势的分析确有不准确和失误之处.《中央关于项袁错误的决定》是在形势紧张、情况不明、情绪激烈的条件下仓促作出的,其中对项英的批评多有过头之处。应分清其正确与错误,不能笼统地肯定。批评《项英传》的同志,在论战时,只引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一书中对自己有利的话,对书中对自己不利的话则有意回避,这种作法也是不严肃的。  相似文献   
5.
1939年3月,第二支队副司令员粟裕参加了周恩来在云岭新四军军部主持召开的军部负责人会议,讨论新四军发展的战略方针,有关内容历史上并无详细记载。1978年,白艾协助粟裕撰写战争回忆录,记录整理了粟裕口述的皖南事变回忆资料,标题为《皖南事变前,周恩来和项英、叶挺、陈毅、袁国平的对话》。对话详细生动,是就新四军发展战略展开争论的"现场"再现,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核心内容是周恩来、陈毅、叶挺主张新四军应该东进、北上,并尽快地大发展,批评项英一切服从统一战线、株守皖南的错误想法。结合党中央与项英的来往电文可知,项英即使没有明确的"三山计划",也未能完全执行党中央东进、北上的战略方针,没有认识到扩大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战略意义,贻误了新四军军部向敌后转移发展的良机,应为皖南事变的发生承担一定的责任。不过,项英虽然有错,但与张国焘和王明不同,不应定性为路线错误。  相似文献   
6.
皖南事变中,项英是“负有责任”还是“负有全部责任”?40多年后,百科全书中关于“项英”条目的编撰,推动了对项英进行实事求是评价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7.
皖南事变中,项英同周子昆突出重围,1941年3月23日晚上在泾县茂林山上的蜜峰洞中被叛徒刘厚总杀害。项英的一生,留下许多难解之谜。  相似文献   
8.
杨小波 《知识窗》2006,(6):23-24
项英怒杀“叛徒”妻子 曾是中国共产党领袖的瞿秋白,于1935年6月18日在福建长汀西部的罗汉岭脚下从容就义。  相似文献   
9.
皖南三年项英与叶挺之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皖南三年项英与叶挺关系失和的根本原因在于对新四军战略方针的分歧、新四军领导体制的缺陷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0.
项英在担任新四军主要领导人期间,在新四军的战略发展方向等问题上长期与中央存有争论,并因此多次受到毛泽东和中央的批评,但他仍长期保持着新四军的主要领导职务。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与项英本人的政治经历、政治水平和战略判断能力有关,另一方面则主要是由中央选择项英任职新四军的审慎考虑、新四军斗争活动所处的实际境况及毛泽东和中央对新四军的南方战略长期存有寄望所决定的。项英长期以来囿于江南情势进行战略谋划,围绕据皖南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