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6篇
科学研究   79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大学生的毕业设计作为衔接教育与市场的主体,有必要以就业为导向,进行适当优化,特别是风景园林专业,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设计类学科,基于就业导向的毕业设计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协同发展。为推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课程实践相结合,以北京城市学院风景园林专业课程的劳动实践为依托,分析大学生面对劳动时的心理状态和应对方式,通过理论、实践和数据分析,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劳动教育现状问题,从制度、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的关系、劳动教育多点性和连续性方面提出实践路径,以提高学生的劳动价值感,为高校劳动教育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该文针对风景园林学科学生专业知识整合度不足、实践能力欠缺等问题,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构建了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风景园林设计类实验课程体系.根据设计尺度划分实验课程群,实施课程群共享备课制;通过“知识胶囊”集成知识网络,加强知识体系构建;以居住区景观设计课程为例整合相关课程实验,促进阶段性实验的深入度;通过结果为导向的动...  相似文献   
4.
以高校风景园林专业的景观辅助软件实践教学研究为着眼点,针对高校就业对学生岗位实操能力的要求,围绕风景园林专业景观辅助软件教学的实际问题,综合分析研究其他院校的景观辅助软件课程体系和教学安排,以期通过研究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推动高校风景园林专业景观辅助软件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5.
居住小区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环境,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居住区绿化、美化的要求及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如何使环境适应现代建筑,满足功能需求,是居住区绿化规划要解决的问题.居民区绿地建设在近年来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与突飞猛进的改观,如何发扬传统而又同步于时代、如何适应瞬息万变的人群需求与社会需求是将来这一领域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运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居民区绿地园林化的趋向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基于人才未来发展需求等因素,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的思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构建,探索符合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未来发展和社会要求的风景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林颖姝 《大观周刊》2012,(23):274-274,272
本文叙述了风景园林绿化的重要性,分析和总结了当前风景园林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并着重在施工方面对其提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绿地的建植与发展,逐步由传统园林模式向人工模拟自然植物生态群落、向满足休闲、健身、游憩与文化领域发展,街头广场和休闲绿地因其贴近生活、交通便捷、布局灵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已经成为承载这些内容必不可少的平台。  相似文献   
9.
本论文的目的是探讨如何在风景园林专业建设空间信息技术教学体系。本文阐述了"数字地球"和3S技术的内涵,分析了空间信息技术发展对风景园林专业技能培养所产生的影响。在风景园林专业建立空间信息技术教学体系的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空间数据的理解,使学生掌握获取数据的能力与空间分析方法,以及一定的数据库技能。本论文提出在教学内容上应围绕规划设计课程,设置三个模块:基础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空间分析模块,各个模块应与相应的规划设计课程相组合,且自成一体。本论文最后提出在风景园林专业建设空间信息技术教学体系的难点与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园林建筑构造是风景园林专业的一门主要选修课程,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风景园林专业中建筑构造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模式及建立灵活的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基本解决了以往教学中的问题并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