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教育   27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殿杰 《新闻三昧》2006,(12):52-52
读一篇好的通讯不仅吸引你一段一段地看下去,而且过后能不忘记,令你时不时地回味那些感人的情节。《检察日报》2006年5月12日第12版刊载的通讯《香炉里的秘密》就是这样一篇好稿。它是山东省临朐县检察院检察官冯恩国用第一人称讲述的生动故事。这篇1300字的通讯主要特点是人物刻画得形象逼真,在细节的描绘中凸现了人物的内心活动、表露出的神情,生动地显示了通讯的主题。首先是写“我”的心情。作者本人随检察院科长老张去犯罪嫌疑人家中搜取物证。在路上,“我”对这次任务充满了信心:付某(受贿者的妻子)是一名农村妇女,丈夫(宋某)都被刑拘…  相似文献   
2.
胡秋莉 《收藏》2020,(2):46-47,46
山东博物馆藏有一件明代绿釉香炉,上面刻有纪年、施主信息等文字。现根据炉身记载,结合史料记载,对香炉的施舍者和烧造窑口做探讨分析。香炉大体呈长方形,上宽下窄。高20厘米、口长33.6厘米、口宽20厘米,底长21.9厘米、底宽12.4厘米(图1)。炉口两短边装饰双鼎耳。外口沿深刻一周连续回纹。回纹口沿下又接一周镂刻外翘的如意云头纹。炉四边棱呈凸出的竹节状。竹节棱下部各有一兽头,兽头两侧刻划毛发并与相邻的兽头饰连为一体,成为底边的外层。边棱内层为素面。炉外侧及内口沿施绿釉,其余部分不施釉。炉胎较粗,有明显的沙粒,底部呈火石红色(图2)。炉侧面题写"万历十七年仲秋吉日成造德府施捨"。  相似文献   
3.
赵珩 《世界文化》2013,(1):35-36
前人笔下香炉,大多是言及其物而已。近年有专门于香炉之类的研究,一是扬之水的《古诗文名物新证》中关于香炉和香薰的美文;一是孟晖的《花间十六声》中关于"添香"、"薰笼"、"香兽与香囊"的集锦。说来巧得很,两位作者都是女士,她们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洞察和文思将历代香炉、香薰之类的器物与其在生活中的作用、情趣娓娓道来,前者注重名物的考略,后者则多从历代诗词与笔记中寻觅薰香和焚香的生活情趣。  相似文献   
4.
一只香炉     
星竹 《教师博览》2010,(4):29-29
台湾人卜杰.是一个相当自卑的小人物。从小他的父母便早早地因病离开了他。上学的时候,卜杰全是靠别人的救助过来的。他的成绩是班上的最后几名。工作后,他先后换了几个地方,仍然一无是处。卜杰认为.自己是人群里最差的那种,因此,卜杰对生活非常失望。  相似文献   
5.
6.
徐湖平 《收藏》2007,(11):112-113
香炉是古代常用的器具,分无盖和有盖两种。有盖的香炉使用时将香置于炉膛,让香烟从盖上的孔中袅袅升腾弥漫,给人以无限之遐想。鼎状的大型香炉一般为祭祀用的器具或雨要的礼器。流传至令的有盖鼎型香炉,除了设了置在帝王陵墓或重要庙堂前的极少数大型石制香炉外,  相似文献   
7.
张天琚 《收藏》2007,(5):72-73
四川邛窑始烧于东晋,发展于南朝,成熟于隋,兴盛于初唐,至唐末五代延烧不衰,结束于南宋中晚期,共经历了约9个世纪。  相似文献   
8.
邂逅香炉山     
常言说:人到暮年,与山无缘。一次偶与一帮“网仔”同去爬山,本想到山脚下遛遛足矣,可年轻人的那股朝气着实把我感染,令我忘却了年岁与病痛,不知不觉随着队伍走了一程又一程,尽享山林美景。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进入了信息时代。电教媒体以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为特征,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电教媒体,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感知过程活灵活现,从而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是笔者根据自己平时在教学中的摸索,总结出的一点儿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故乡》中以“老屋”“香炉”“狗气杀”为载体表现辛亥革命后的十年间中国农村社会的图景。老屋的变卖易主折射出中国农村社会的解构与重生;香炉表现出封建等级观念与迷信思想在中国农村社会的传承;狗气杀表现出中国农民勤劳吃苦、坚韧负重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