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黄永年在长期从事古籍整理和古籍版本研究的过程中,对很多重要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并致力于古籍版本学的学科体系建设.认真总结黄永年的成果,对我国当代古籍版本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黄永年先生,1925年出生于江苏常州,是我国著名古籍版本、文献学家,史学家以及当代著名的藏书家。先生在国立复旦大学历史系就读期间曾与陈寅恪先生有学术笔墨交往。  相似文献   
3.
黄永年先生是当代享誉国内外的历史学家,总结他的治学路径,能为后学提供典范,进而振颓风、纠偏差.黄先生的治学三昧,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点:求真务实、当仁不让的学术品格;极致境界的学术追求;渊博的知识依托;严谨精湛的推论分析.  相似文献   
4.
黄永年先生与目录学结缘甚早,并纵贯一生.其目录学思想的最大特点,是将史料学与目录学紧密结合,从史料学角度评价四部群籍,且注意挖掘文献的史料价值,使目录学这门传统学问具有了现代学术视野.其分类虽承用四部分类法,但各部的类属较前人有很多调整,反映了著者的学术识见.在讲授目录学时,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引,对治文史者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黄永年作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献学专业的创建人之一,具有良好的史学传承,在历史文献学学科理论研讨、教材编写与教学上有突出表现。他既提出“语言文献学”与“历史文献学”不能分割以及学术研究应当文史合一的观点,又在实际教学中付诸实践。作为学者与历史教师的黄永年,为学界的历史文献学研究与历史教学提供了典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2002年暑假,我因出席在西安召开的秦汉史年会,回到阔别十余年的母校,在一个夜晚晋谒业师黄永年先生。先生此时已移居陕西师大的老专家楼二楼,院子里种着树,一株是椿树,还有一株也是椿树;房子颇有些年头,不算大,却很安静,据说史念海先生也曾在此住过。  相似文献   
7.
陆三强 《收藏》2008,(5):110-111
黄永年(1925.10~2007.1)先生是当代享有盛名的学者、版本签定专家和藏书家。藏书界盛传,线装书任书店的架子上不用取下来.更不用打开,老先生就能知道是什么刻本。上世纪50年代前期上海旧书业界公认的“三个真买书者”,黄先生便是其中之一,先生当时较为年轻,因此,谦虚地自言只是叨陪末座而已。  相似文献   
8.
治学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学家黄永年教授 ,江苏江阴人 ,1 92 5年 1 0月出生 ,1 95 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 ,分配至上海交通大学 ,1 95 6年随迁校来西安 ,1 978年调入我校 ,1 982年任教授 ,现兼任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曾任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的主要著作出版者有《唐代史事考释》( 1 998年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版 )、《文史探微》( 2 0 0 0年中华书局版 )、《树新义室笔谈》( 2 0 0 0年上海书店出版社版 )、《学苑零拾》( 2 0 0 1年华东师大出版社版 )、《古籍整理概论》( 1 985年陕西人民出社版 ,2 0 0 1年上海书店出版社新版 )、《唐史史料学》( 1 989年陕西师大出版社版 ,2 0 0 2年上海书店出版社新版 )、《古文献学四讲》( 2 0 0 2年鹭江出版社版 )。近十年来主要研究北朝后期齐周的历史 ,其成果多已收入《文史探微》。黄永年教授的这篇《治学浅谈》曾在中华书局《文史知识》1 993年第 6期刊登 ,经同意在本刊转载。  相似文献   
9.
自章培恒先生受日本学者太田辰夫等先生启发,在上世纪80年代对胡适鲁迅所倡之《西游记》作者为吴承恩的旧说挑战以来,国内学术界“否吴”已成大势。只是对于否吴后的代替者为谁,书的主旨究竟如何,仍在讨论中。其中,徐朔方、黄永年、沈承庆和张锦池等先生对此各持新见。台湾全真人士陈敦甫等先生视《西游记》为全真教教义载体,仍坚持“丘处机为作者”论,成为另一极端。大陆李安纲先生有突破创新,但也有失误。  相似文献   
10.
选取黄永年先生《古籍版本学》与李致忠先生《古书版本鉴定》两部版本学教材,从资料性、理论性、应用性等多个角度进行比较评介,同时对两部著作中存在的一些疏谬之处提出商榷性意见,以期对围绕两著的学习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