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联是中国文学中最独特的样式,近年开始被文学史接纳。迟迟不被接纳并不能简单归因于"五·四"和"文革"。事实上它是整个社会文化观念之使然。这种观念不仅造成入史之日的"迟到",还影响到对联界的现状和未来。  相似文献   
2.
人们把"假作真时真亦假"翻译为"若把假的当作真的,那么真的也就成为假的";有失作者本意;而应解成为"贾作甄时甄亦贾",即姓贾的就是姓甄的.  相似文献   
3.
历史教学中适当运用与教材内容关联密切的对联,对帮助学生记忆和掌握历史知识,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等,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张洪兴 《天中学刊》2011,26(4):116-120
楹联是中国人独有的一种文体。楹联产生的时间,有晋代说、南朝梁代说、初唐说、盛唐说、中唐说、晚唐说、五代说等多种说法。楹联的产生,首先要有汉字的基础,因为只有汉字(方块字)才能产生楹联这门艺术;其次,是民俗的需要,这是楹联产生、发展的诱因;再次,是骈文的繁盛,诗歌领域摘句风气的影响,尤其是格律诗的成熟才最终导致了楹联的产生。楹联产生的时代可宽泛地定为唐朝。楹联的发展与繁荣,是受民俗、政权、文人的喜好与创作、书法与建筑等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楹联的鼎盛期在清代。  相似文献   
5.
本文重点阐明对联艺术的形式要求和特点,归纳总结了写作对联的构思、辞格等艺术技法,充分展示了对联写作的高超智慧。  相似文献   
6.
楹联数据库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构建楹联数据库的重要意义,讨论了楹联数据库的数据字段、层次与结构、数据输入格式、楹联检索界面、建库的前期准备工作、楹联的知识产权以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诗性广告的勉强移易难以在目标语文化中产生同等效果,这就决定了翻译只能是创造,代以汉民族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神韵”,以便取得相同的广告功能。本文以偶句和四字格为例,说明发挥汉语优势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