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40篇
科学研究   14篇
体育   38篇
综合类   30篇
信息传播   8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n this article we examine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e experience, mental health and exclusion from school and how young people (YP) negotiate these different experiences and identities. The study is a secondary analysis, informed by symbolic interactionist theory, of interviews conducted with 19 care experienced YP in Scotland. Not all of the YP were excluded and not all had a formal mental health diagnosis, as such our study design allows interrogation of the contexts and relationships which not only facilitate but also disrupt pathways to exclusion. It also allows reconsideration of assumptions of vulnerability which are often applied to care experienced YP.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se YP are moving beyond ‘role playing’ the identities ascribed to them and actively seek out relationships which enable them to construct alternative identities.  相似文献   
2.
Managed care poses numerou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today's health care organizations and their employees.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ways that hospital nurses develop and make sense of their professional roles and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 in a changing and often uncertain managed care setting. The case study approach used in this research combined qualitative methodologies to gain a rich, detailed, and contextual understanding of nurses' work roles and organizational experiences. After an analysis of interviews with 24 nurses and observations of nurses'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on one inpatient unit, the complexity of sensemaking and role development in a managed care environment is considered. Conclusions are then drawn regarding the theoretical and pragmatic implications of nurses' communicative processes, as they attempted to develop and understand their roles in a changing organizational context.  相似文献   
3.
人文视野中的数字图书馆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数字图书馆的兴起有着深刻的人文社会背景。数字图书馆创造了人们平等、自由地获取知识信息的条件,提供了充满人文关怀的服务,激发了图书馆人的创造精神,这些都是其人文精神的体现。数字图书馆建设要以人文精神为导向。参考文献10。  相似文献   
4.
从图书馆哲学概念和研究意义出发,利用已有的图书馆哲学研究成果,就“图书馆哲学”这一术语的提法、图书馆哲学与图书馆学理论基础的关系、用哲学的逻辑思维探讨图书馆哲学的必要性、图书馆哲学把教育哲学纳入讨论范围的必要性、图书馆学术研究应不应该以哲学理念作为始点、人文关怀与图书馆哲学的统一性以及图书馆哲学的深入应用与发展——图书馆2.0等几个问题提出了初步的看法,并倡导发扬哲学的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5.
口述史学与以文字书写的传统史学在技术路线上固然有所不同,然而有一点却是相同的,这就是历史细节的发掘与描写。历史事件都是由细节构成的,没有细节,就没有可信的历史。文章认为,学者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者、记录者、传承者,对学者进行口述史采访,尤其应当注重细节发掘。《史记》之所以成为中国历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史学巨著,与司马迁特别注重历史细节的记录与描写有关。通过学者口述史采访,我们一方面可以记录历史事件的具体发展过程,还原历史真相,补充第一手珍贵的历史资料;另一方面,还能感受到他们的道德情怀与人文精神,有助于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章还结合中国记忆项目实践,介绍了对冯其庸、顾方舟、黄能馥、黄明信等学者进行口述史采访的具体细节。  相似文献   
6.
关爱教育的教学实施模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关爱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 ,人性关怀反映了德育人本化的趋势 ,关怀取向是对公正取向的合理补充。关爱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 ,以情感体验与关爱实践为基本特征。关爱教育模式是以体验式学习建构的道德互动性结构化整体 ,包括情境体验、价值辨析、活动践行三种基本课型。关爱教育的实施需采取渗透性策略、生态性策略、仪式化策略与随机性策略。  相似文献   
7.
"爱心工程"与"争夺工程"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全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着一些因网络游戏成瘾而成绩大幅下降甚至不能正常毕业的学生,对此,中国科大及时而有组织地实施“爱心工程“与“争夺工程“.文章阐述了网络游戏之所以被称为“电子鸦片“的种种特性,提出了对待学生上网玩游戏应该持有的态度,并以中国科大管理学院为例,总结提炼了实施“爱心工程“与“争夺工程“的若干实践经验,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工作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校信息类专业学生所存在的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人文素质相对薄弱等问题,秉承"以学生为中心,关注能力发展,关注人文发展"的理念,构建了"开放课程平台+实践创新平台+人文素质教育平台"等资源,协同进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很多人忽视大学英语课堂上的人文教育的现状,重申了大学英语课堂上开展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详细地提出了如何把大学英语课堂和人文教育有机结合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0.
人本主义教学观是罗杰斯提出来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与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十多年来所进行的外语教学改革理念是一致的。本文以该校亲历RICH改革的一位老师的某堂课为研究对象,通过个案分析,说明RICH教学真正体现了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学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