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89篇
科学研究   14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14篇
信息传播   6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水平已日渐成为其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人文教育对于倾向于实用技术教育的高职学生来说尤其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的重要保证,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职院校要通过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结合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优化人文教育的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构建富有职业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发挥潜在的育人功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人文素养等策略,才能切实改变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为了具体了解学术期刊的现况,对全国各系统220名学术期刊主编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中共26个提问,涉及稿源、审稿、编辑、经费、人员、管理、产业化、国际化、规范化等。通过统计分析,可以从一个方面了解学术期刊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制定相关对策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数字人文的兴起引发了社会人文历史领域的广泛关注,海量的数据资源与新兴的数据分析技术为更高效和宏观地解决人文研究中长期存疑和讨论的主题提供了全新的思维范式。尽管有关数字人文的合理性仍存在诸多争议,但是数据驱动下的跨领域人文计算在人文主义重构活动深度与广度上所展现出的高效性已经被大量项目与实践所证明。本文以宋代政治为例,从数字人文视角出发,借助符号分析方法对哈佛大学“中国历代人物资料库”进行实证探索与可视化分析,结合已有的史学问题和相关观点,从宋代政治整体网络分布特征、核心人物的地位与结构拓扑以及不同时期宋代政治网络的时序政治关系演化模式三个层次,进行逐一分析与讨论,为研究宋代党争政治格局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同时也展现了数字人文技术在人文历史领域研究中的可行性与巨大潜能。图8。表5。参考文献40。  相似文献   
4.
Written nearly 40 years ago, Peter Medway’s Finding a Language continues to be an arresting read, which offers a powerful vision of what might be possible in education. In this brief introduction, I set the work in context, referring to ideas that Pete engaged with and recalling a little of the times.  相似文献   
5.
数字人文对多样化研究内容、语言和学者的包容性,使其在近20年得到突飞猛进的壮大,并逐渐涉及人文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然而,包容的“大帐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数字人文具体学科内容、科研范畴、学者群体和学科历史的理解,也使得学科成长和拓展缺少客观数据和理论的支持,从而无法健康且可持续地发展。文章回顾前人对数字人文所做的学科研究,重点集中在使用计量和统计等方法来揭示数字人文的知识结构、内容演变、合作模式和学者背景等工作上,以期帮助学界从量化的角度认识数字人文的形成、发展和前景。  相似文献   
6.
当“近代早期书籍”(early modern book)遇上“数字工具”,它们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关于这一议题,目前的讨论集中在两个层面:“获取”和“文本”。文章以早期英语图书在线、福尔杰莎士比亚图书馆等机构的数字化馆藏为例,对上述两个议题进行讨论。如果数字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拉远与书籍的距离,重新认识这一习以为常的事物,或许可以藉此学到一些意料之外的新知识。  相似文献   
7.
专业社团在理工类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强调较强的专业性,其人文性的缺失主要表现为社团功能定位失衡、社团成员知识结构失衡、社团活动内容失衡三方面。针对理工类学生专业社团人文性的缺失现状,应就厘清社团功能定位,开展人文活动,引导成员正确认识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关系,提升指导教师人文素养诸方面强化其人文性。  相似文献   
8.
高校艺术生人文素养欠缺问题窥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高校学生群体特殊组成部分的艺术生,在人文素养方面大都存在一些欠缺,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高校艺术生人文素养欠缺主要受我国的教育体制、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艺术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三方面的制约.提高艺术生的人文素养,应从完善艺术生的课程设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数字人文充分整合了数字科技和人文社会的要素,具备跨越学科和资源整合的知识特征,对当今各学科各领域发展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通过数字人文的学理回顾可知,在基础教育阶段,虚拟博物展示不仅可能应用于项目化学习,而且还有助于创设学习情境使学习者获得创造性的问题解决.随着项目化学习的日益频繁和多样化,学习者需要以多样化的方式体验文...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不同的文化和人文精神角度的比较,分析了它们对篮球运动发展的作用。提出了中国篮球要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必须探寻适合中国篮球发展的文化和人文精神。提出了竞争、尚武的发展观念是中国篮球发展的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