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270篇
科学研究   26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25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古人对应用写作始终缺乏宏观的理论认识,在文章价值追求上“尚用”的观念与“美文”的传统的并存,以及哲学文化传统和古代文章对应用文语言的形成和发展的强大的影响制约力,中国古代应用文因而有其明显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2.
张世英"万物一体,民胞物与"的哲学-伦理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哲学是追求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之学;以"主客二分"和"天人合一"作为人与世界的两种关系;基于真善美统一于万物一体,强调要把道德意识建立在万物一体的本体论基础之上;倡导哲学家应按自己的哲学信念生活,提出要以希望哲学来代替猫头鹰哲学,是一种综合了中西哲学史的积极成果,并对时代的挑战做出了创造性回应的哲学-伦理观。  相似文献   
3.
辛亥革命时期吴稚晖的政治思想由最初的传统守旧、维新改良而演变为革命,曾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过程,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之心和勇于接受中外进步思想理论的个性特色。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塑料异型材挤出成型模具在设计与制造中的建模和仿真的基本方法,指出产品开发过程及塑料挤出成型模具的仿真和虚拟样机及虚拟制造技术是加快开发塑料挤出成型新产品步伐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关于形近字的形成原因,有人认为是汉字演变过程中分化与简化的结果,但没有较详细的论证。笔者以现代汉字中的一些形近字为对象,分析了几十组彼此间有音义关系或是有造字义联系的形近字,并探讨了其形成的过程,以期揭示一些由汉字分化与简化形成的形近字的成因,给汉字研究和汉字教学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周敏 《教育教学论坛》2020,(12):119-120
在对“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及其实验课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增加了在线课堂学习,丰富了实验课的教学内容,据此对课堂教学的形式和考评机制进行了改革和实践探索,并对教改效果进行了反思。实践证明,教改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反思、探索与改进。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畲族以“畲”、“斜”、“Zhuo”等方言中的同音同义通假字作为族称,始于南宋嘉定中,比一般认为的始于宋末早的半个世纪。至迟到南宋中期,畲族作为一个独立民族的诸多要素俱已成熟,所以畲族的形成时间不晚于南宋中叶。当时畲族的分布范围相当广阔,以赣闽粤边的潮、梅、循、汀、漳、赣为中心,西及于粤北,东北有向闽西北、赣东北、浙西南推进的态势。客家与福佬两个民系的中间地带,大致也是畲族的分布区。至于畲族史诗与许多族谱把潮州凤凰山作为祖居地、发祥地,那只是畲族形成和保持民族凝聚力的一个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职技高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教育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探索,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职技高师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教育有着与其他高校不同的要求。本从职技高师学生的师德素质、专业技术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对学生综合素质养成教育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思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委婉语是一种确保语言顺利进行的最常见语言表达法。作为英语学习者和教育者应就其产生、发展、构成及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全方位研究,以期提高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委婉语的认识和运用。  相似文献   
10.
山子 《中学教育》2011,(5):27-33
当前,"减负"已成为中小学的重要工作,但"过重课业负担"概念不清的问题,制约着"减负"政策的贯彻和学校"减负"工作的开展。本文对"过重课业负担"概念进行主客观切割,离析其"构成要件"并分析了两种倾向,以期求解"减负"问题并对其理论和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