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53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6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数据库定量分析遴选英文科技期刊编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筠 《编辑学报》2018,30(4):392-395
编委会对科技期刊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组建一支优质而高效的编委会队伍可以为打造优秀科技期刊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以《仿生工程学报》编委会换届筹备为例,借鉴国外同领域竞争期刊的编委会构成特点,探讨适合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编委遴选的新方法。实践表明,灵活运用Web of Science、Scopus等网络文献数据库,不仅可以对备选编委的学术影响力、学术活跃度等进行定量评估,还可以挖掘有潜力的新编委。备选编委定量评价体系的建立能够为编委会换届改选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h指数的起源、定义及优势与不足等方面,详细介绍了h指数的研究进展,并列举了h指数的各种扩展指标,以期为合理、便捷地使用h指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科学学研究》为例,分析了h指数的时间演变规律,发现h指数呈现出成长曲线的特征,该期刊1996年进入成长起,2005年进入成熟期。在进入成熟期之前,期刊的h指数和篇均被引量之间高度线性相关,也就是说在成熟期之前,可以用篇均被引量代替h指数来进行期刊评价。  相似文献   
4.
在参考国内外大量论文的基础上,文章系统梳理了h 指数的主要研究路径并介绍了相关进展,认为h 指数 对学术评价的意义更可能在于为全面反思学术评价体系的根本问题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5.
龚舒野 《情报科学》2012,(5):704-707
从国内对期刊评价的现状入手,探讨了h指数、hm指数及复合影响因子的定义。以中国知网(CNKI)引文数据库为数据源,选择北京大学《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版)中部分图书情报专业期刊为分析对象,分别计算各个期刊的h指数、hm指数及复合影响因子并进行排序,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图书情报专业期刊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h指数方法用于科研项目评价,并建立了全新的计算模型,这种方法克服了以前主观因素为主的缺陷,增强了项目评审的客观性。为专家们论证科技项目提供了评价依据,在科研管理领域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李燕萍 《现代情报》2012,32(7):92-97
通过《中国引文库》,利用2001-2010年我国"985工程"第一期34所高校所发表的论文及其被引数据,根据相关指数的定义,分别统计计算出各院校的h指数及其G指数、W指数、A指数、H(2)指数、R指数、标准化指数 (h,G,W,H(2),R,A)i 和年代增长速率hy,从不同角度全面综合评价高校学术水平,结果表明,h指数、G指数、W指数和H(2)指数区分度小、灵敏度低,因此应该结合A指数、R指数与标准化指数和hy进一步区分开,为综合评价高校科研能力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秦卫平 《现代情报》2012,32(9):107-110
本文基于CSSCI数据库,统计分析近十年我国艺术学科高被引作者、高被引期刊频次,并用h指数评价高被引作者学术观点的影响力。统计数据客观显现我国艺术学科近十年期刊和作者高被引现状,引证分析的结果表明,高被引论文与学术影响力的正比关系。在艺术学这门学科中高被引论文表明学术期刊及论文作者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很多学科服务机构已经把学科数据的定期分析和提供学科报告作为学科服务的重要手段,但这种学科数据分析报告服务仅具有周期性,并不能及时跟踪动态变化的学科数据。本研究的目的是以h指数分析为例,对学者影响力进行动态追踪和监测,探索一种基于动态数据整合的面向预测的新型学科服务模式。[方法/过程]通过对国内和国外两个研究团队h指数发展、逐年变化趋势进行文献计量分析,获取团队成员自有成果发表年以来逐年的论文数量及其引用数据,并计算累积被引次数,逐年提取h指数。[结果/结论]团队成员中h指数增长趋势轨迹各不相同,需结合各成员任职年限、h指数增长率等数据对其在团队中的作用进行判断,论文最后对不同的h指数变化趋势在科研管理中的作用进行总结和概括。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Hirsch指数(简称h指数)方法以及与之相近的w指数方法,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收录的教育技术学领域的CSSCI来源期刊在1998年至2007年所刊发论文的被引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1998年至2007年10年间中国大陆地区教育技术学领域研究人员的科研绩效进行了评价,评选得到了"1998至2007年段中国大陆地区教育技术学领域最具科研绩效的前30位研究人员",并对h指数与其他评价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利用h指数来评价研究人员的科研绩效,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总被引频次"、"论文数量"、"篇均被引频次"三项指标的评价结果,h指数可以说是一项更为综合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