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328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16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到了 2 0世纪末 ,由于政治和思潮的多元化 ,台湾文学也趋于多元化。现实主义文学在新形势下又有新的崛起 ,后现代派文学在台湾形成一股潮流 ,高山族文学在现代文明的带动下得到明显的提高 ,“文学台独”在政治势力的庇护下公开登场。与文学的多元化相呼应 ,台湾文坛出现了颠覆中心的“边缘”文学理论 ,引起了人们关注。此外 ,随着海峡的解冻 ,两岸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推动了两岸文学的沟通和融合 ,乡愁文学逐渐地向探亲文学转化 ,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  相似文献   
3.
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后现代转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姜勇 《比较教育研究》2005,26(11):52-55
教师发展是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前沿课题.近年来各种后现代教育理论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解读,认为自主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内涵,叙事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新视角,关怀伦理是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新的伦理要求,个体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知识构成,这些认识为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主义课程思想对大学英语教改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明了后现代主义关于课程的基本理解,以后现代主义课程思想为出发点,针对我国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实际问题进行了反思,并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了五点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6.
詹姆逊把生产方式和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作为他从事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客观地、公正地评价了后现代主义文化.他把锋利的解剖刀插入后现代主义内部,透过繁华的表象看到其本质特征:商品拜物教对传统文化的侵蚀;集体生产方式被打破,使得统一、完整的社会被碎片化、零散化的现实所替代;文化的批判功能和精神先导作用的丧失.  相似文献   
7.
论后现代主义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哲学界主流思想对现代化的成功持肯定态度时,后现代主义却对现代性的合理性进行了反思与批判。面对后现代主义的理论,传统的教育理论受到了挑战。后现代主义对于教育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教育目的的重新审视;对师生关系的重新考量;对同质教育的合理性批判;对传统课程结构的质疑;对传统教育管理的颠覆。但后现代主义的“解构”、“去中心”概念等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它仅具有“有限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福尔斯是英国当代著名的后现代主义作家。通过分析他的《法国中尉的女人》的人物刻画、情境描写、话语蕴藉、创作技巧等,探讨了后现代主义的创作艺术及其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The paper explores issues surrounding portrayal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nterrogates the notion of a life as a textual product, via an analysis of two short biographical narratives which happen to portray the same person — a British primary school head teacher nearing the end of his career. The discrepancies between these two texts point to the problematic na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 and portrait, and make visible some of the textual devices that writers/researchers use in order to achieve coherence and authenticity in biographical narratives.  相似文献   
10.
This essay on the ethical mission of the university explores extremes of anti-social behavior, visiting numerous crime scenes before concluding that contemporary higher education has lost the capacity—and even the language—for taking character development seriously. In his attempt to determine whether coincidently traditional-liberationist-diversiphilic-apathetic colleges can morally improve their charges, Peter Wood collects a wrenching compendium of violent academic mayhem.
Peter WoodEma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