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刘勰为什么肯定"般若绝境"
引用本文:黄媛.刘勰为什么肯定"般若绝境"[J].高校教育管理,2001,23(3):36-39.
作者姓名:黄媛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山东,曲阜,273165
摘    要:刘勰所用之"般若"虽来自印度佛教逻辑,但从《文心雕龙》篇章中内容上看,却与佛教没多大关系.刘勰是从其哲学本体上肯定般若学在对待"有"、"无"关系上的基本态度的.刘勰的哲学受魏晋玄学尤其是王弼的观点的影响,认为"无"是哲学之本体,但亦不完全否认"有"的存在与价值.王弼主张以有训无、举本统末,与王衍、何晏为首的贵无派完全否认"有"的存在与价值和以裴(頠)、郭象为首的崇有派完全否认"无"的本体意义的观点都不同.而般若学所谓六家七宗等各派,虽观点有分歧,但在对本末有无问题上却基本一致,他们都不像何晏与裴(頠)那样偏执一端,完全否认"有"或完全否认"无",而是如王弼那样,既肯定"无"为根本,也不否认"有"的存在与价值,这正是《文心雕龙·原道》中所表现出来的刘勰的总的哲学观点,所以他才肯定"般若之绝境",而不是囿于宗教门户之见.

关 键 词:刘勰  般若  玄学  崇有与贵无  王弼
文章编号:1004-003X(2001)03-0036-04
修稿时间:2001年1月4日

Why Liu Xie Affirms "The Greatest Extent of Bo Re"
HUANG Yuan.Why Liu Xie Affirms "The Greatest Extent of Bo Re"[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2001,23(3):36-39.
Authors:HUANG Yua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