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吉林大学45名博士生导师落聘“下岗”,无论在教育界,还是在大众百姓中,都可谓是个不小的新闻。我们不仅为其改革成功叫好,亦为吉林大学现任领导“勇破雷区”的精神叫好。在这里,也非常感谢我们的记者用通俗的笔法,深刻而立体地报道吉林大学这次成功改革,为读者展示我国高校改革鲜活的一页。事实上,吉林大学这次改革不仅让一些不称职博导“下岗”,也让一些成绩突出的年轻人有机会早早地走上了博导舞台。在这次新聘任的209名博导中,有不少是中青年教师,甚至出现了年仅三十的年轻面孔。我国自实行学位制度以来,高校一直实行博士生导师选聘制度。由于博导是在教授的基础上选聘的,很多单位为表示尊重,也给予了博导高于教授的特别待遇,这样就使其在事实上形成了在教授之上的又一个层次。久而久之,博导除了代表一个人在学术上的造诣外,更形成了一种很高的荣誉。而且博导的桂冠一旦戴上,就形成了事实上的终身制。博导终身制,不仅给高校发展带来了一些问题,同时给高校学科建设和学术水平的提高带来了一定阻碍。吉林大学全校原有近千名博士生导师,而本次选聘中最后被聘用的博士生指导教师只有737人。这一打破博导终身制的改革,在全国高校中还极为罕见。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从来没有一所大学有着如此庞大的规模——从2000年6月至今,六所院校合并后的吉林大学,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等12大学科门类,有本科专业128个、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4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9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数以万计的学生在这里完成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读完本科、研究生学业,从吉林大学走向社会。因此,吉林大学在博导选聘问题上的这个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开创先河的作用。这是一次勇敢的破冰之旅。当然,吉林大学的改革是成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我国学位制度的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吉林大学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我们预祝这场改革越走越远,顺利到达美妙的彼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