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试述我国古代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引用本文:张建民.试述我国古代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39-39.
作者姓名:张建民
作者单位:滨州职业学院,山东,滨州,256600
摘    要:1.立志乐道 古代教育家认为,进行道德教育首先解决的是人生观问题,普遍重视立志乐道的教育,要求学生确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明确前进的方向,坚定前进的信心。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做到“乐道”,具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情感。汉代杨雄认为,没有远大的志向,容易半途而废。朱熹认为,为学之法的第一条就是“居敬持志”。陆桴亭说“学者欲学圣贤,须是立志第一。志是入道先锋。先锋勇,后军方有进步;志气锐,学问乃有成功。”第一段]

关 键 词:道德教育  原则与方法  古代  人生观问题  乐道  立志  教育家  理想

Trying to discuss the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moral education in the ancient China
Zhang Jianmin.Trying to discuss the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moral education in the ancient China[J].Chines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2007(2):39-39.
Authors:Zhang Jianmi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