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如何理解“教学具有教育性”──兼析教育学中的两种判断
引用本文:邓银城.如何理解“教学具有教育性”──兼析教育学中的两种判断[J].教育导刊,2000(10).
作者姓名:邓银城
作者单位:湖北省考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摘    要:一、问题的提出 “教学具有教育性”究竟是一种实然判断还是一种应然判断?我国的一些教育学著作和教科书对这个问题均表述得比较含糊。有些教科书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是一种实然判断,如全国中师统编教材《小学教育学教程》就指出:“教育活动向受教育者身心投射的影响引起的个体变化是全息性的……所谓单纯的传授知识,所谓‘教书不教人’,实际上是不存在的。”[1]从其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教学的教育性是一种必然性,不管教育者的意图如何,教学总是具有教育性的。这是一个说明“事实如何”的描述性命题。有些教材则认为“教学具…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