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引用本文:谢应龙.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J].青海师专学报,2006,26(Z1):66.
作者姓名:谢应龙
作者单位: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第三中学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心理健康教育正在受到各方面的日益重视,但很显然,学生的心理健康必须在完整的生活和全面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提高,而不是靠单一的心理课程来支撑。语文教学是在中学占据教学资源最多的主导课程之一。语文教学实践的不断改善,无疑是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的一个不可替代的途径。一、语文教学可以充分发挥课文这一思想感情载体的作用中学语文教材选用的大量古今中外的优秀范文,极富思想性、艺术性,其不仅是交流思想感情的载体,也是学生与教师和作者沟通和建立共同思想感情的媒介。语文教学如果能够有效地通过语言艺术本身和各种多媒体材料的运用,引导学生进入原作者的情感意境,便能较好地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看待世界的方式,并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心理素养和文化品格,使学生情操得到陶冶,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二、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分析和评价作品来渗透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文章的主题思想是文章的主旨和灵魂,也是作者写作的意图所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抓住主题思想,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有意识地在分析和评价作品中去渗透积极的人生观,为学生建立自己的人生观提供“支架”。譬如《俭以养德》一文从道德品质的高度摆事实,讲道...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