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孔子为何“与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解读
引用本文:屠丽萍.孔子为何“与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解读[J].新读写,2021(3).
作者姓名:屠丽萍
摘    要:一、作品分析《侍坐》章记述了孔子与四位弟子在一起各言其志的融洽而生动的场面。从谈论的内容看,子路的理想是治理一个内忧外患的中等国家,冉有的志向是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家,公西华则希望在宗庙祭祀或者诸侯会盟的时候做一个掌管司仪的官员。第四个弟子曾皙以"异乎三子者之撰"之语说出自己独特的志向:"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关 键 词:公西华  《侍坐》  诸侯会盟  宗庙祭祀  孔子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