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浅论通识课堂教学“通”的精神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作用——以《化学与人类文明》教学为例
引用本文:韩露,董惠娟,徐方.浅论通识课堂教学“通”的精神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作用——以《化学与人类文明》教学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4):43-44.
作者姓名:韩露  董惠娟  徐方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南方学院通识教育中心 广东广州 510970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厅“十二五”规划项目“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升战略研究”(11GJBI25151)
摘    要: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必要途径。由于通识教育课程多是基础性的,普适性的内容,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本文结合近年来对文科类本科生开设《化学与人类文明》课程的一些教学实践,分析探讨通识教育课堂教学的具体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就提高课堂师生互动提出一些改进的基本措施和做法,改变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中被动接受者的角色,在课堂上采取积极有效的互动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能自觉采用批判性的,开放的思维精神和多样灵活的思考方式去探索问题的解决之道。

关 键 词:通识教育  “通”的精神  教学质量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