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由春节年味淡化看农耕社会民俗文化的消亡
引用本文:王宁,李罡.由春节年味淡化看农耕社会民俗文化的消亡[J].兰台世界,2012(31).
作者姓名:王宁  李罡
作者单位: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
2. 河北经贸大学艺术学院
摘    要:听父辈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人们就说,现在过年不像过年了.到现今都市人过年,简化到只剩三件事,放鞭炮,看电视,吃饭,于是觉得"没意思","年味不浓".这证实一个问题,当传统农耕社会转型过渡为工业社会时,一旦失去民俗文化的传承,中华民族四千多年历史形成的传统节日就不复存在了.没有民俗文化的支撑,传统节日就失去精神意义,缺乏生气,在剥落了民俗文化元素后,就蜕变为一个单纯的时间符号了.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历史上战乱动荡,割据频生,在"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言","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农经济封闭社会条件下,能够形成一日不差、"普天同庆"的春节,且数千年传衍不息,没有民俗文化支持是不可能的.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