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民国时期警察素质提高的路径依赖考论
引用本文:鄢定友.民国时期警察素质提高的路径依赖考论[J].兰台世界,2012(31).
作者姓名:鄢定友
作者单位:江苏警官学院思政部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民国时期的警政制度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公安学"研究成果
摘    要:警察素质,是个人的先天素质与后天因职业教育、实践养成所发挥出来的构成从事警察职业应有的身心品质或素养,包括道德、史化、业务、身体和心理等素质.民国时期,通过不同路径来提高警察素质,以适应近代警察多角色职能的转变. 一、教育兴警:创办警察学校,传授专业知识,提高警察的业务素质 近代警察诞生后,政府和警界政要均关注警察职业教育和培训问题,并把它作为警察素质提高的路径依赖之一.近代意义上的警察学校始于袁世凯1912年创办的隶属内务部的"以教授警察实地应用各科学,养成警察官吏高等学识"为宗旨的警察学校1]399,后更名为警官高等学校.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