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道德教育对象与道德教育有效性的社会心理分析
引用本文:郭毅然.道德教育对象与道德教育有效性的社会心理分析[J].教育导刊,2010(7):9-11.
作者姓名:郭毅然
作者单位:徐州医学院公共教育学院,江苏徐州22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公民道德教育实效性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以态度改变说服模型为分析工具”(编号:09YJC880086)的研究成果.
摘    要:社会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的承诺(或信奉)、预防注射和人格因素是影响其态度改变的重要因素。要有效促进教育对象的道德态度改变并建立相应的行为模式,道德教育者一要善于把握和利用教育对象的道德承诺(或信奉);二要对教育对象道德态度进行有效的预防注射;三要根据教育对象的自尊、智力等人格因素采用不同的说服策略。

关 键 词:道德教育对象  有效性  社会心理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