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也论汉语的显性非宾格现象
引用本文:李劲荣.也论汉语的显性非宾格现象[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3(2):114-123.
作者姓名:李劲荣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现代汉语形义错配构式的接口机制研究”(18BYY182);
摘    要:非宾格动词的唯一论元出现在主语位置是一条语言共性,但在汉语中却表现出独特的个性特征,即:唯一论元可以做宾语,且主语为其领有者,句式表达意外义。这是由于汉语的非宾格动词其实就是动补结构中表状态变化的补语成分,因而汉语的非宾格句具有上述三个特性。借鉴及物性理论并立足于构式视角探讨这一句式的生成机制,认为汉语的非宾格句是一种事态句,是通过逆及物化操作而产生的句法后果。其句式义可概括为:某物(宾语)自发性的变化对其领有者(主语)产生出乎意料的影响。

关 键 词:显性非宾格句式  事态  逆及物化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